樹立新目標的秦興宗,決定要做大做強,不能再像先前那般,隻做一個萬眾矚目的敗傢子瞭。
“叔兒啊,聽說你從陛下那邊,騙瞭五百萬兩的內帑銀子?”魏良卿神情有些復雜,對躺在搖椅上的秦興宗,試探性地問道。
“你聽誰說的?”
秦興宗翹著二郎腿,優哉遊哉地說道:“本少爺從宮裡回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又是那個小王八蛋,在這裡陷害本少爺。”
“……”
魏良卿嘴角抽動起來,看著憋笑的顧宗傑,是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那模樣就好像是便秘瞭一般。
“還能是誰,魏二叔唄。”
見魏良卿不說話,顧宗傑笑嘻嘻的上前道:“叔兒啊,你是不知道啊,這小魏回到府上,就被魏二叔劈頭蓋臉地罵瞭一頓。”
“哦?”
一聽這話的秦興宗,睜開眼睛,坐直身子,看著神情各異的顧宗傑、魏良卿,一展象牙扇,便扇動起來。
“誰挨罵瞭!”
嘴硬的魏良卿,瞪眼說道:“再說瞭,咱叔兒有本事,從陛下那兒拿到五百萬兩銀子,那是咱叔兒厲害。
不過叔兒啊,您老做這些事情時,為啥不跟我二叔說一聲啊。”
“害,那不是本少爺忙忘瞭嘛。”
秦興宗滿不在乎地站起身,看向魏良卿說道:“好啦,以後找機會,本少爺去你魏府一趟,找魏老哥說道說道。
多大點事兒啊,用得著教訓你一頓嘛,這事兒是本少爺考慮不周,這樣吧,為瞭安撫你受傷的心靈,本少爺決定瞭……”
見秦興宗這般說,以為有什麼好事的魏良卿,還有起興趣的顧宗傑,那一個個都眼巴巴地看向秦興宗。
小樣,跟本少爺身邊混,那就要做好跌宕起伏的心理準備。
“決定…收你二人為啟新學院的大師兄,二師兄。”在魏良卿他們,眼巴巴的註視下,秦興宗笑著說道。
“以後啊,本少爺就準備開辦書院瞭,接下來要去招收弟子瞭,為我大明社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啥!?”
聽到這話的魏良卿、顧宗傑,傻眼瞭,他們誰都沒想到,自傢叔兒不敗傢瞭,開始捧起聖賢書瞭。
“咋?看你們這意思,是不準備捧場瞭?”
秦興宗皺著眉頭,收起象牙扇,說道:“一個個的,在京城這邊,要好名聲沒好名聲,要能耐沒能耐,叫你們學點真本事,就這副態度?
不想學是吧?
好啊,那以後就別進我秦府大門瞭,以後咱們叔侄的情誼,到此就一刀兩斷瞭。”
“別別別啊!”
魏良卿、顧宗傑一聽這話,急瞭,忙跑上前圍在秦興宗跟前,便開口解釋瞭起來,他們高興都來不及呢,怎麼會不想學呢?
“嗯,有著態度就行。”
秦興宗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既然想加入啟新學院,那本少爺就交給你們一個,艱巨的任務。”
不過聽到這話的魏良卿、顧宗傑,並沒有絲毫的喜悅,相反心裡還充滿瞭擔心,隻怕叫他們做的事情,都是很難的吧。
“你們兩個,即刻趕去錦衣衛那邊,叫錦衣衛中的子嗣,從十二歲少年開始,到十八歲青年截止,全都拉到秦傢村去。”
秦興宗想瞭想,看向魏良卿他們說道:“聽清楚瞭,是所有,啟新學院第一期,招收的全都是錦衣衛子弟,本少爺要用兩年的時間,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
徹底改變錦衣衛萎靡不振的局面。”
“好嘞。”
聽到這話的二人,當即便拍著胸脯保證道,本以為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沒想到這麼的簡單,那他們肯定是能完成的。
從內廷回來以後,秦興宗就一直在思索,如何叫自己的權勢,能夠在天啟朝壯大起來,創建高質量書院,就成瞭首選所在。
跟魏良卿他們交代瞭以後,秦興宗也沒有閑著,便直奔京東新城而去,見到瞭忙得不可開交的盧象升。
“建鬥,內帑調撥的銀子,你這邊接收到瞭沒有?”
看著神情有些憔悴的盧象升,有些過意不去的秦興宗,笑著說道:“這段時間真是辛苦你瞭。”
“收到瞭,學生真沒想到,伯爺能爭取來五百萬兩銀子。”
盧象升的註意,卻全然不在這邊,面露興奮地說道:“有瞭這筆內帑銀子,京東新城跟秦傢村的籌建,便可以加快進程瞭。”
一直以來,對盧象升來講,他就是想做點實事,可真的在為官以後,卻發現大明官場實在是太黑瞭。
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想幹什麼,那就能幹什麼的,面對這麼多的掣肘,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叫盧象升一度想要棄官歸隱。
可直到遇見瞭秦興宗,漸漸地,盧象升發現,自己心中的抱負,可以實現瞭,雖說累瞭點,但一切都那般的充實。
“嗯,有建鬥這句話,本少爺就放心瞭。”
秦興宗微微一笑道:“對瞭,本少爺準備在秦傢村那邊,籌建一座書院,名字是陛下禦賜的,叫啟新學院。
建鬥啊,叫你麾下的吏員,每七日都必須輪空兩日,到啟新學院進修,以後若想有個好前程,他們必須要有所根底才行。”
“這……”
盧象升面露驚色,難以置信地看向秦興宗,他沒有想到自傢伯爺,竟然會給麾下那幫吏員,謀取到這樣一個好前程。
倘若這啟新書院,真的是天子禦賜的話,那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天子門生瞭,隻要機會合適的話,他們便能考取功名,以此邁進大明官場。
要知道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其麾下直接管轄的吏員隊伍,規模超過瞭兩千餘眾,且無一例外,全都是寒門子弟。
“伯爺,學生在這裡,替那些吏員,謝您的提攜之恩瞭。”想到這裡的盧象升,鄭重地沖秦興宗拱手一禮道。
這恩情實在是太大瞭,若是能考取功名,哪怕是得到個生員的功名,那以後他們的前程就真的大不一樣瞭。
有這些個在基層磨煉過的生員,步入到大明官場之中,那將會是怎樣的場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