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著攜本伯。”
秦興宗伸手示意道:“進修的這幫吏員啊,不會學四書五經,相比較於考取功名,本伯更看重的是務實。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將進修格物學,這是一科浩瀚的學科,且還要選修術算、財會等各類分屬學科。”
其實對秦興宗來講,他對大明現在的情況很是清楚,務虛、打嘴炮的人太多,務實、做事的人太少。
像什麼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得名萬人知,不可否認,在這些靠科舉走出來的讀書人中,的確有那麼一小撮有用的官員,可絕大多數甚至連怎麼治理地方都不清楚。
啟新學院,重在‘新’字,若是還學八股文,科舉那一套的話,根本就沒有必要創辦起來。
所以秦興宗準備采取類似軍校的形式,來叫那些進入到啟新學院的人,通過各種方式謀取到功勛,繼而得到相應的授賞,從而繞開科舉這一環節。
當然對待一部分非常優秀的讀書人,他還是會叫其參加正統的科舉考試,使得其能夠成為領頭羊。
“伯爺,學生即刻著手安排此事。”
似乎想到自傢伯爺,到底是怎麼打算的盧象升,鄭重地抱拳一禮道:“秦傢村那邊,有一處大院落,本是要當做秦府宅邸的,為瞭能盡快將啟新學院籌辦起來,便隻能叫伯爺忍痛割愛瞭。”
“什麼府邸不府邸的,那都是身外之物。”
秦興宗面露笑意道:“建鬥,那這件事情你就安排好吧,本伯還要去給啟新學院,招收一些教員。”
按照秦興宗的構想,錦衣衛是必須要全面改變的,那麼在此基礎之上,所招收的那些錦衣衛子弟,便是主要的培養對象。
而進入到啟新學院的吏員,本身他們就進修過,所以他們進入到其中,更多的是回爐再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既是學員,同樣也是教員,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文的一面搭建起來瞭,那武的這一面,還有不少專業性極強的領域,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來充當教員才行的。
“老東西,有件事情要跟你說一下。”
等秦興宗從秦傢村那邊回來,找到自傢頑固老爹後,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我想聘請你到啟新學院,充當教員,為進入到啟新學院的錦衣衛子弟,傳授諜報、偽裝等各領域的知識。
先前抓捕武長春一案,還有叛明案,你也應該知曉,當前錦衣衛這邊,在這方面的領域,已經落後很多瞭。
天子對這件事情很重視,所以叫本少爺創辦書院,並賜名啟新學院,準備為錦衣衛這邊,輸送一批優秀人才。”
秦進忠聽聞此言,愣住瞭,他沒想到自傢逆子,竟然有一天會幡然醒悟,要做點正事瞭。
雖說其嘴上很硬,但心裡還是很關心自傢逆子的。
“哼,就你,還創辦書院,還真是天大的笑話啊。”
最強心軟的秦進忠,冷笑著說道:“就叫老子一人過去,能教得過來嗎?還有,沒有成體系的培養書籍,如何叫那些娃娃學進去?”
“笑話?說告訴你是笑話的?”
秦興宗瞪眼說道:“本少爺做事,那向來都是有始有終的,別的東西不用你管,就說你願意不願意來吧。
還有,誰說就叫你一人來瞭,把南鎮撫司那邊的好手,全都聘請過來,尤其是趙千戶,周百戶二人,本少爺必須要見到他們。
本少爺不是跟你商量的,是跟你下通知的,要是不給本少爺這個面子的話,那咱們這父子算是做到頭瞭。”
“你……”
將秦興宗這般講話,秦進忠瞪眼看去,心裡那叫一個氣,自傢逆子的脾性,是一點都沒有改變。
“老子知道瞭,滾吧。”好臉面的秦進忠,強壓心中怒氣,冷冷地說道:“看見你就煩,老子想想再說。”
“哼。”
秦興宗也沒多待,直接轉身離去瞭,不過臉上卻露出一抹笑意,這頑固老爹真是夠可以的。
明明就是想過來捧場,幫本少爺解決問題,可偏偏卻要擺出一副嘴硬的態度,真是頑固老爹啊。
“大哥啊,你這好端端的,怎麼想起來辦書院瞭啊。”
跟著跑出來的李新武,追上自傢大哥,面色激動地說道:“大哥,你看我怎麼樣?當教員夠格吧?”
“你?不夠格!”
秦興宗出言諷刺道:“老老實實去啟新學院,去當學員去,才出來任職多長時間,就不知道自己的斤兩瞭?
告訴老東西,五天後,至少給本少爺,聘請三十名教員,到時本少爺會把編撰好的教材,發放給他們。”
“哎。”
李新武興奮的神情沒有瞭,低著腦袋便走瞭,本以為自己能當個教員,過過當老師的癮,沒想到最後卻還是要當學生。
相比較於李新武的那些想法,秦興宗所考慮的問題卻更多,因為啟新學院,跟大明其他書院,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除瞭自己之外,其實所有的老師,都是不夠格的,所以他必須要編撰出一整套的教材才行。
錦衣衛的那幫子弟,專門進修與情報有關的各個領域,秦傢村的那幫吏員,需要進修格物等各個學科,同時還要幫助那幫錦衣衛子弟識字認字。
按照秦興宗的構想,兩年的時間,他便能將啟新學院的教資框架,搭建並完善起來,到時相應的進修體系,就能跟著完善起來瞭。
想要在大明掌握權勢,就必須培養出一幫思想上跟自己相近的人,這樣才能一點點地掌握權勢,到時做自己想做的那些事情。
解決完這些瑣碎的事情後,秦興宗便將自己關在書房,就啟新學院的各類教材,開始從易到難地進行編撰。
按照秦興宗的整體構想,兩年的時間,那些年紀稍大的錦衣衛子弟,還有那幫吏員,在啟新學院順利完成進修後,便可以到不同的領域,去展現自己的能力,並正式邁入到大明的官場之中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