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趙國新時代

第五百九十六章:趙國新時代

次日,張楹帶著左盛、林清風二人來到瞭皇宮門外,看著眼前這一座皇城,左盛、林清風二人十分感慨,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一座百年皇城,從未改變,而陌生的是,斯人已逝,當年的故人都早已不在瞭。

“兩位老大人,現如今太後居於深宮道觀之中,向來不過問朝堂之事,還請兩位老大人隨我來。”張楹對左盛二人說道。

左盛點瞭點頭,說道:“那就帶路吧,我們這兩個老東西也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過太後瞭。”

張楹帶著二人進宮,來到瞭道觀之前,讓人進去通報。

幾人進去之後,來到瞭宋太後面前,行瞭一禮,然後林清風對張楹說道:“宗正大人,我們和太後有事情要談,還請你暫且回避一下。”

張楹聞言,頓時有些愕然瞭,這是怎麼一回事,這左盛和林清風不是自己請來的嗎?怎麼一下子自己就好像成瞭一個外人一樣,於是看瞭一眼宋太後。

宋太後點瞭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張楹你便退下吧,如果有事,哀傢會讓人叫你的。”

“喏!”張楹應瞭一聲,然後退瞭出去。

張楹離開以後,宋太後對左盛二人說道:“自威王駕崩之後,兩位軍師便紛紛歸隱,多年不問朝堂之事,為何今日又會進宮來見哀傢呢?”

左盛和林清風二人對視一眼,左盛示意林清風說話。

林清風會意之後,開口說道:“太後,老臣和左盛二人本已經歸隱,理應不再過問朝堂之事,但是這個大趙,老臣等人也是付出瞭很多的心血,實在不願看到大趙淪落到如斯田地,想當初,威王在世,趙大將軍在側之時,我大趙是何等的不可一世,覆滅燕國、掃平齊魏、威壓鄧秦,那是何等的豪氣,可如今屢遭慘敗,當年橫掃天下的百戰精銳,還剩下多少呢?而今煌煌大趙,竟輪到稚子當傢,老臣等十分擔憂啊。”

宋太後聞言後,說道:“林軍師此言差矣,皇子淵乃是先帝的唯一子嗣,我大趙之正統嫡系,這個皇位本就是屬於他的,又豈能任由宗室入繼大統呢?兩位軍師可不要讓外面的人蒙蔽瞭,置江山社稷於不顧。”

林清風笑著搖瞭搖頭,說道:“太後,當年之事,到底孰是孰非,天下人自有公論,我們也不是對皇子淵正統的懷疑,既然先帝尚有子嗣存世,那自然是有先帝子嗣繼位瞭,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那不知兩位軍師今日進宮的意思是?”宋太後頓時有些懵瞭,她原本以為左盛和林清風進宮是為瞭幫宗室找回場子,將皇位從張淵那裡搶回來的,自己也準備瞭很多的說辭來說服左盛和林清風二人的可是現在林清風卻說他也是支持張淵繼位的,這就讓宋太後有些不解瞭。

林清風說道:“太後,皇子淵繼位,合符禮法,但是皇子淵畢竟年幼,想要掌控朝堂,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朝堂大事,不知太後又該如何處置呢?”

宋太後說道:“此事不用林軍師掛慮,哀傢已經任命丞相莊平、大將軍李如秉、宗正張楹為輔政大臣,日後他們會合力輔助新君,朝堂不會出問題的。”

“太後,不是老臣杞人憂天,新君年幼,而皇後久居深宮,不通政事,日後朝堂之事豈不是完全落入莊平、李如秉、張楹三人手中?而老臣也聽說瞭,莊平、李如秉二人關系非常不錯,也是多年的盟友,張楹雖然是宗正,但是其能力有限,不可能鬥得過莊平和李如秉的,那整個大趙就會落到外姓人手中,太後你說,等到新君長大之後,如何與權傾朝野的莊平、李如秉鬥呢?”林清風說道。

“那不知兩位軍師覺得應該怎麼做才好?”宋太後問道,這個問題,她早就想到瞭,所以才會讓張楹出任輔政大臣,目的就是為瞭制衡莊平和李如秉二人,可是被林清風這麼一說,宋太後便越發覺得張楹不會是莊平和李如秉二人的對手,就算有著整個宗室的支持,恐怕也很難爭得過莊平二人的。

林清風說道:“太後不必擔憂,新君年幼,皇後不通政事,可是太後卻不一樣,當年太後在威王身邊,也曾對朝堂之事多做評價,而今太後完全可以效仿先秦羋太後舊事,暫攝朝政,待新君長大之後,再交還大權便可,相信有太後在,莊平和李如秉二人不敢肆意妄為的。”

這就是林清風的目的瞭,想要制衡莊平和李如秉二人,以他們現在的實力很難做到,就算加上一個張楹也做不到,唯有讓宋太後站到前臺,以太皇太後的名義攝政,主持朝政,宋太後是威王正宮,在朝野內外的聲望都很高,縱然是一介女流之輩,但是女人攝政,也不是沒有先例的,因此隻要抬出宋太後,就算莊平和李如秉二人大權在握,也不敢肆意妄為的。

宋太後認真的想瞭想,覺得林清風說得很有道理,可是宋太後也是有些猶豫的,雖然自己可以出面攝政,可是滿朝文武大多都是莊平和李如秉二人的人,而自己支持張淵繼位,也得罪瞭一大批宗室,可謂是孤立無援的,這個情況之下,就算自己出面攝政,恐怕也很難遏制得住莊平和李如秉二人的。

“林軍師所言在理,可是哀傢雖然貴為太後,但是在朝堂之中卻沒有任何實力,而莊平和李如秉二人,一人統禦百官、一人執掌軍權,哀傢勢單力孤,如何能夠於他們二人爭鬥啊?就算以張楹為首的宗室支持哀傢,也很難做到,況且宗室也不見得會支持哀傢的。”宋太後說道。

林清風見狀,便知道時機成熟瞭,於是說道:“如果太後心有疑慮,那老臣和左盛可以幫得到太後的。”

“不知軍師有何妙計?”宋太後問道。

林清風說道:“太後,老臣和左盛在朝中和軍中也是有著些許聲望的,如果太後信得過老臣二人,大可以將老臣二人任命為輔政大臣,至於張楹,老臣可以說服他支持太後,如此一來,五個輔政大臣裡面,就有三人支持太後,足以與莊平、李如秉二人分庭抗禮。”

一旁的左盛頓時覺得很驚訝,他沒想到林清風居然打著這個目的來的,但是不得不說,如果他們二人能夠掌權,定可聚攏起一大批老臣,隻要莊平和李如秉按照規矩來,怎麼也不會是他們二人的對手的,畢竟作為當年趙信麾下的兩大軍師,他們兩個可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就算莊平和李如秉二人不講規矩,他們也不害怕,畢竟以他們在軍中的威望,瞬間就可以分瞭李如秉的兵權,就算沒有五成,也可以拿到三成,如此一來,便有瞭爭鬥的資本瞭。

“這……”宋太後有些猶豫瞭。

“太後可是信不過我們二人?”這下不用林清風開口瞭,一旁的左盛便趁熱打鐵的問道。

宋太後遲疑的說道:“兩位軍師,哀傢自然是信得過的,隻是如此一來,豈不是惡瞭莊平和李如秉二人?哀傢擔心他們不會同意的。”

林清風笑瞭笑,說道:“太後不必擔心,如今先帝駕崩,太後就是大趙最大的瞭,隻要太後同意瞭,莊平和李如秉二人,自有老臣在,他們會同意的。”

宋太後想瞭想,點瞭點頭,說道:“好吧,既然如此,那事不宜遲,明日哀傢便召集滿朝文武,宣佈攝政和兩位軍師輔政之事。”

“太後英明!”左盛和林清風二人贊道。

次日,宋太後召集文武百官道承乾殿議事,莊平和李如秉二人並肩而走,李如秉奇怪的向莊平問道:“莊相,你可以今日太後召集群臣所為何事?難道是為瞭新君登基大典之事?”

莊平搖瞭搖頭,說道:“這個本相也不清楚,不過聽聞林清風來瞭晉陽,而且昨日和左盛一同進宮。”

“什麼!林軍師來瞭晉陽?可知所為何事?”李如秉很驚訝,林清風在當年趙信病逝之後,便辭官歸隱瞭,多年不問世事,如今驟然來晉陽,恐怕有所圖謀啊。

莊平說道:“林清風肯定是左盛請來的,至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尚未可知,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隻有大將軍和本將二人聯手,就算是林清風,也威脅不到我們的。”

李如秉帶著忐忑的心情走進瞭承乾殿,發現宋太後已經將皇座封存,而自己在皇座下面坐著,而且李如秉也從進入承乾殿的人群裡面,發現瞭左盛和林清風的身影,並且他們二人和張楹走得相當的近,這讓李如秉心中的憂慮更加嚴重瞭。

“拜見太後!”群臣一同向宋太後行禮道。

宋太後點瞭點頭,然後說道:“今日召集諸卿到來,是因為先帝留有遺詔,所以哀傢不得已才會離開後宮,來到前朝。”

“什麼!先帝留有遺詔?是什麼時候的事?”現在最前面的莊平很驚訝,要知道張獻自從病倒之後,便一直迷迷糊糊的,根本沒有機會留下什麼遺詔,這宋太後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呢?

宋太後對站在後面的左盛說道:“左軍師,先帝遺詔就在你的手裡,就由你宣讀吧。”

“喏!”左盛出列,然後從衣袖裡掏出一份詔書,大聲宣讀道:“皇帝詔:朕自中原之敗後,龍體日漸糜爛,恐不久於人世,朕駕崩之後,皇位由皇子張淵繼承,太後宋氏攝政,朝政大事,皆由太後宋氏決斷,欽此!”

眾臣聞言,感到很驚訝,都在想左盛這份遺詔從何而來的,莊平出列問道:“左軍師,不知你這份遺詔從何而來的?眾所周知,先帝臨終之前並沒有留下任何話,為何現在左軍師突然就拿出一份遺詔呢?”

左盛還沒有回答,上面的宋太後便說道:“莊相,這份遺詔是先帝在昏迷之前留下的,由左軍師保管,哀傢也已經確認其真偽瞭,難不成莊相在質疑哀傢?”

“臣不敢!”莊平低頭回道,質疑宋太後,莊平當然不會這麼去做瞭,要知道,無論是當年的狼孟之變,還是現在的皇位之爭,他們之所以能夠力壓群臣,就是有著宋太後的支持,是宋太後給瞭他們大義的名分,如果他質疑宋太後,豈不是在質疑自己?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遵從先帝遺詔,由哀傢攝政,但是哀傢畢竟隻是一個婦道人傢,對於朝堂大事不甚瞭解,所以很需要輔政大臣相助,因此哀傢決定,新君繼位之後,由丞相莊平、大將軍李如秉、宗正張楹,另外加封左盛為司空、林清風為司徒,五人同為輔政大臣,輔助新君!”宋太後見鎮住瞭莊平,連忙將輔政大臣的任命也說瞭出來,免得夜長夢多。

眾人聞言,頓時沉默不語,雖然對於左盛和林清風二人出任輔政大臣有些疑惑,但是也沒有懷疑左盛二人沒有輔政的資格,畢竟論威望,就算是莊平和李如秉二人比之他們二人也略有不如,他們又有什麼資格質疑呢?不過張楹則是十分不滿,左盛和林清風可是他請來對付莊平和李如秉二人的,可是現在這兩個人一轉眼便成瞭輔政大臣,感覺自己被擺瞭一道,不過礙於場面沒有立馬發作。

而莊平和李如秉二人則是對此很不滿,認為宋太後這是在防備他們,可是對於左盛和林清風二人,他們又說不出意見,畢竟論資歷這兩個人就是他們的老前輩瞭,於是這個提議便很愉快的通過瞭。

天統三年,三月十九日,趙國皇子張淵正式在承乾殿登基,成為瞭趙國的第二任皇帝,追謚張獻為文皇帝,尊太後宋氏為太皇太後、文皇帝正宮孟氏為太後,由太皇太後宋氏攝政,丞相莊平、大將軍李如秉、宗正張楹、司空左盛、司徒林清風輔政,至此,數月以來的趙國皇位之爭也正式落下帷幕。

上壹章   ←  章節目錄  →   下壹章
最新小說: 這是你的江湖呢 這是你的江湖呢李北風 將軍傢的農門悍妻 首輔大人說他不敢和離 我在忍界掀起百鬼夜行 蜀漢之莊稼漢 軍工科技 大魏春 大明流匪劉恒 開局就殺瞭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