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內帑撥銀

“哈哈~”

聽著秦興宗的這種吐槽,天啟皇帝大笑起來,顯然對秦傢父子的這種相處,是有所瞭解的,也是很新奇的。

回想起先前自己逃出宮,跑到秦傢村,所見到的一幕幕,尤其是秦傢父子的表現,每每想起,都忍不住笑起來。

“秦卿,你就別身在福中不知福瞭。”

天啟皇帝感慨道:“清河伯,隻是不善表達罷瞭,然對你的舔犢之心,那是誰都能看出來的。

說起來,朕記得清河伯,先前曾在邊軍任職吧?”

“是的陛下。”

秦興宗點頭道:“…傢父的確曾在邊軍任職,不過薩爾滸一戰,所發生的那些事情,叫他有些接受不瞭。

在回撤的期間,又發生瞭一些變故,臣的二弟、三弟,其實他們的父親,是傢父的把兄弟,不過都戰死邊疆瞭。

也是這些變故,才導致他有這般火爆的性情,其實臣都明白,所以才會這般頂著他。”

“唉~”

天啟皇帝聞言,忍不住輕嘆一聲,薩爾滸之戰,這對大明來講,是永遠都繞不過去的傷疤。

“陛下,別提這些過去的事情瞭。”

秦興宗皺眉說道:“置身於過往的事情,隻會叫自身變得頹廢,倒不如迎頭奮進,想辦法從建奴身上找補回來的好。

說到這裡,臣就要向陛下要好處瞭,這次抄八大賊的傢財,陛下的內帑寬裕瞭不少,您看能不能調撥個幾百萬兩銀子,叫臣用用?”

“哦?”

天啟皇帝眉頭微挑,他還真沒有想到,秦興宗會向自己要銀子,還要這麼多銀子,難道是有什麼大事要做嗎?

想到這裡,天啟皇帝反問道:“秦卿,你要這麼多銀子,幹什麼?”

“當然是盡快建成秦傢村,還有京東新城啊!”

秦興宗從懷中掏出一份圖紙,對天啟皇帝說道:“陛下,您先前也去過秦傢村,知道那裡的情況是怎樣的。

而臣先前也去過遼東,更跟孫督師他老人傢,達成瞭一些軍備買賣,所以就想著籌建起一套完整的量產軍器、火器的產業。”

講到這裡的時候,秦興宗將手中的圖紙鋪開,天啟皇帝向前走來,神情認真地看著眼前的圖紙。

“秦卿,你這是打算將京東新城,徹底打造成一座專門生產軍器、火器的地方啊。”天啟皇帝看完以後,臉色微變的說道。

“若是此城能建成的話,隻怕京城這邊的軍器局、兵仗局等打造軍器、火器之地,就沒瞭用武之地瞭吧?”

“陛下,這段時間所經歷的事情,難道您還沒有看明白嗎?”

秦興宗神情正色的說道:“方才臣也強調瞭,在咱們大明的內部,依舊存在著不少的蛀蟲,甚至在他們之中,還有暗通建奴的狗東西。

京城,又是我大明的腹心所在,就算有著重兵把守,可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將建奴潛伏的暗樁,一一都給揪出來吧?”

“秦卿的意思是說,從朕的內帑調撥一筆銀子,將京東新城打造起來,然後將京城內從事生產火器、火藥等要緊之地,都遷移到封閉的京東新城那邊?”

天啟皇帝聽明白瞭,看向秦興宗說道:“這樣一來的話,就算真的還有建奴暗樁,潛伏到我大明京城這邊,至少想販賣火器、火藥等物,是不可能的事情瞭。”

“沒錯,臣就是這個意思!”

秦興宗拍手說道:“諸如軍器、甲具之類的鍛造場所,留在京城也就留在京城瞭,反正它們所造成的破壞力不大。

但想火器、火藥之流,朝廷必須要嚴控起來,萬一哪個不長眼的東西,想點爆一座火藥庫,那將會引發怎樣的轟動?”

“……”

秦興宗的這番言論講明,叫天啟皇帝陷入到沉思,同時心裡是暗暗後怕,是啊,火藥一旦爆炸的話,那破壞力真真是太強瞭。

“還有啊陛下,臣也不白拿您內帑的銀子。”

秦興宗笑著說道:“京東新城這邊,所對外售賣的火器、火藥,一半的利潤皆上繳到內帑這邊。

形成量產工藝秩序,不僅能保證出產火器、火藥質量,還能建立起配套產業,無需從戶部、工部那邊要銀子、要材料瞭。

臣算瞭一筆賬,若駐守各地的邊軍,每年置換的各式火器、火炮,還有所需火藥,皆通過兵部,來向京東新城這邊下訂單,朝廷每年集中采買的話,能減少數百萬兩開支,不叫貪官污吏上下其手。

且京東新城這邊,刨去截取的部分發展所需,每年能賺取數百萬兩銀子,這筆買賣陛下是穩賺不賠。”

不當傢不知柴米貴,對天啟皇帝來講,雖說他是大明天子,可每年也會為朝廷的各項開支犯愁。

畢竟每年國庫這邊,收取的賦稅就這麼多,可需要用銀子的地方還很多,若是內帑這邊,每年都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即便是戶部那邊,想通過內帑要銀子,天啟皇帝也不至於那邊局促瞭。

“秦卿啊秦卿,你還真是處處給朕驚喜啊。”

天啟皇帝微微一笑道:“拿出數百萬兩銀子,卻能見到更多的獲益,這叫朕無論如何都無法拒絕你啊。

行,那就按照你所說的來辦吧,五百萬兩銀子,足夠你籌建京東新城和秦傢村瞭吧。”

“夠瞭,夠瞭。”

秦興宗連連點頭道:“陛下放心,最多半年的時間,臣就能叫京東新城和秦傢村,全部都籌建起來。

到時陛下這邊,不管有任何的煩惱,隻要給臣說一聲,那立馬就能得到解決,陛下這般信任臣,這點保證還是要給的。”

“哈哈……”

聽著秦興宗所講之言,天啟皇帝忍不住笑瞭起來,在整個內廷裡,甚至是外朝那邊,誰敢這般跟他交談相處啊。

很多時候,天啟皇帝並未將秦興宗當成臣子,而是當作知己,不管自己遇到什麼問題,都能第一時間解決。

甚至在自己不知情的前提下,在遇到不利於自己事情的時候,人傢也是先解決瞭再說其他。

上壹章   ←  章節目錄  →   下壹章
最新小說: 抗戰最牛山寨 我在大明講武德 大秦開局混瞭個太子 白衣軍主 抗戰之重整河山 鬥羅之開局一隻鳥 我有一個三國分身 清閑小王爺 簽到在大唐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