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招魂

臘月二十三日,陶宗旺匯報,忠心祠與不悔碑已經建造完畢。

臘月二十四日,韓霖傳來信件,匯報到開花手雷已經造好瞭一萬個。

同時,信件另附有工事房副主官唐隆的匯報,言道他帶人已經修復好所有的長柄三眼銃,鳥銃,曲柄三眼銃,抬槍。

由於最近甘州那邊來的流民中,鐵匠較多,與原本鐵匠加在一起,人手翻瞭一倍。

所以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打造具裝馬鎧二百副,曲柄三眼銃五百把,長柄三眼銃三百把,鳥銃兩百把。

另外還有虎蹲炮一百門,小號中號大將軍炮,各五十門!

臘月二十五日,李乾將思索瞭半夜,畫瞭半夜的一份圖紙,一大早鷹隼傳遞給韓霖。

讓他務必在初五之前,準備好一百門如圖紙所設計的大炮,並配置好所使用的火藥包。

發出信件以後,李乾躲在防守官廳不出來,喝著早茶吃著烤餅,好不愜意。

可不大一會,腳步匆匆,醉娘帶著忠誠的爪牙傷輕君,氣勢洶洶的殺瞭過來。

“相公,昨日可是‘二五八’中的‘五’,你為何一夜不歸,是何意思?

是何等復雜的圖紙,讓相公畫瞭一夜?呵呵,我看相公是嫌棄瞭醉娘,沒瞭新鮮感!......”

醉娘說罷,冷哼一聲,扭著腰臀就走,絲毫不給李乾解釋的機會。

且看其離開的方向,正是嫂子高氏的宅院。

李乾頓時面色發苦,捂著臉一腦門官司,哎,想必過不瞭多久,嫂子就會殺奔過來。

還是暫且躲一躲吧。

都怪自己,搞什麼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一個月才休息三天,這誰受得瞭?

臘月二十八日。

這天,天上下起瞭大雪,雪花紛紛揚揚,漫天飛舞在天地之間,很快就在地上積瞭厚厚的一層。

瑞雪兆豐年啊。這麼大的雪,明年春耕,肅州路這邊,想必不會因為幹旱缺水而影響耕種。

盼瞭好久的大雪,終於下瞭,李乾從紅娘子房間走出來,看著天地之間一片銀裝素裹,頓時放下心來。

漫天大雪中,冠虜鄉堡內外也都是喜氣洋洋,為瞭過年,李乾專門讓人去沙河州城買瞭一批年貨。

其實,在李乾買回來年貨以後,這才發現,鄉堡內,臨街的商戶們,也有做年貨生意的。

價格比沙河州城的還便宜,這讓李乾懊惱不已,原來,不知不覺的,冠虜鄉堡已經進駐滿瞭商戶。

懊惱的同時,李乾又欣喜非常,商人是一種嗅覺靈敏的生物,但凡哪裡民富地強,安寧平靜,他們就會到哪裡。

說明,在這些商人眼中,如今的冠虜鄉堡,已經成瞭肅州路上,少有的世外桃源之地。

從這一天開始,大人們忙著蒸白面饃饃,用平時不舍得吃的菜油,炸一些油角,馓子,麻葉等年節美食。

小孩子們則忙著換門神桃符,又纏著大人,說著吉利話,討要幾枚銅子,到街市上買來鞭炮。

濃濃的年味,蔓延在冠虜鄉堡各處,李乾最近剿匪得瞭大批錢糧,也不扣扣索索瞭。

大手一揮,從繳獲中拿出大批的牛羊,雞鴨,以及康健那邊初見成效的紅水河漁獲,總共數萬斤。

盡數由醉娘帶著紅娘子,阿依慕,以及一幫子文武傢眷,發放給鄉堡百姓。

屠戶們幫著殺豬宰羊,分割肉塊,一塊塊鮮紅肥厚的豬牛羊肉,分到瞭各個百姓們的手裡。

剩餘的內臟雜碎,則清洗幹凈,隨手丟進旁邊的幾口大鍋內,熬煮肉湯,讓排隊等候分肉的百姓們,婦孺孩童,盡情吃喝。

與之一起的,還有主動前來幫忙百姓,蒸著白面饅頭,打著年糕,一大籮筐一大籮筐的白面饅頭不斷蒸出來。

甜香的味道,讓人看瞭不斷咽口水,天寒地凍中,一手饅頭,一手雜碎肉湯,滋溜一聲,別提多美瞭。

年二十九,年三十這兩天,大人說瞭,鄉堡內的百姓,無論新來的還是以前的,人人都可以盡情的吃喝,敞開肚皮吃飽。

難道啊,多少年瞭,很多人已經忘瞭白面饅頭的滋味。

小麥磨出第一道粉為精白粉,蒸的饅頭雪白雪白的,不過白面珍貴,磨面也不容易。

以前他們沒來冠虜鄉堡之前,都是一個村堡,或者一個寨堡,才能有一個磨坊。

可冠虜鄉堡不一樣,沿著紅水河邊,一並排六七個水磨房,各個寨堡二三個,哪怕小小的煙墩,也有一個小磨坊。

李乾招攬流民,編練軍戶,匠戶,細分牧戶,商戶,漁戶,林戶,礦戶等,安置以後,雖然每天讓他們吃飽,但是平日裡也隻是粟米,高粱等雜糧。

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吃小麥磨瞭三四道後,帶著麩皮的黃饅頭與黑饅頭。

過年瞭,安定瞭,有瞭對美好的期盼,所以他們每人傢裡,都蒸瞭一鍋饅頭。

所蒸的一鍋饅頭,乃是二道粉,有些發黃的饅頭,就這還不能敞開瞭吃,隻讓父母孩子吃上一頓,剩餘的,留著待客。

小麥第一道精白粉蒸的雪白饅頭,還是第一次敞開肚皮吃。

鎮守太監侯大鵬,拉著新收的狗腿子陳漢升,興致大起,與一幹螓首佈衣排在一起,袖著手縮著腦袋,跺著腳,一步一步向前挪動,臉上笑意燦爛。

大半輩子,侯大鵬這是第一次聞到這麼香的肉湯,這麼香的味道。

他絲毫沒有半點鎮守太監的樣子,鼻子抽動著,掛著兩條清水鼻涕,吞咽著口水。

好不容易輪到自己,他在醉娘一臉震驚的表情中,接過一碗濃濃的雜碎湯,隨手拿瞭兩個饅頭。

對醉娘眨瞭眨眼,比劃瞭一個噓聲,眼見醉娘呆滯出神,隻好招呼後面的陳漢升,自己動手盛湯拿饃,別耽誤瞭後面的人。

然後,侯大鵬拉著陳漢升,兩人沒有絲毫形象的蹲在地上,縮著腦袋,吸溜吸溜的喝著湯,吃著饅頭。

愜意的眼睛都瞇成瞭一條線。

對比他以前吃過的山珍海味,美味珍饈,這一碗大鍋熬煮的雜碎湯,螓首佈衣用來解饞的食物,竟然分外的鮮美。

酒不醉人人自醉,鮮美的不是雜碎湯,而是這一副官民和諧,言笑晏晏的桃源勝境。

侯大鵬貪婪的喝幹凈碗裡的肉湯,再用饅頭將碗裡的油花掃幹凈,一口塞進嘴裡。

滿足的打瞭個飽嗝。

吃飽喝足,雜傢回去小睡一會兒,然後起來給皇帝寫奏章,讓皇帝陛下,也感受一下,遠在千裡之外的冠虜鄉堡,盛世桃源之景。

在鄉堡百姓的一片贊頌中,崇禎元年的春節來臨瞭。

這是李乾來到明末,過的最踏實的一年,這麼多年,就屬今年的春節,分外的讓人歡喜。

天啟七年的最後一天,從肅州路城蜿蜒來瞭一行幾十騾車隊伍,上面裝載著慰問冠虜鄉堡軍民的豬牛羊肉,以及糧食白面銀錢棉佈,茶鹽醬醋菜油等。

李乾笑呵呵的收下來,誰說大明的官吏傻,拍起馬屁來,做出樣子來,不比後世的差。

沾瞭鎮守太監侯大鵬的光,上官慰問下署,實乃肅州路,乃至整個甘肅,開天辟地的頭一回。

崇禎元年,大年初一。

李乾帶著冠虜鄉堡官員,來到黑山。

今日新年伊始,萬物初始,雪停紅日出。

宜祭祀。

忠心祠位於黑山之上,在原本黑山三寨的廣場上。

巍峨的院落籠罩在溫暖的陽光下,在李乾鋒芒畢露的‘忠心祠’匾額下,更是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一塊通體黑色,寬五尺五寸,高九尺九寸的石碑,樹立在忠心祠前,最頂端紅色三個大字:不悔碑!

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名,籍貫,軍職,戰死地點,陽刻在上,紅漆描字。

忠心祠內,陽光從一整塊的透明玻璃中射進來,絲毫不顯得陰森,反而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地上,巨大的黃銅香爐,插滿瞭線香,青煙蒸騰升起,縈繞在一排排靈位上。

巨大的火盆內,一個斷臂的老兵,盤坐在邊上,燒著紙錢。

“三娃,將軍將你的牌位請進瞭祠內,又在不悔碑上,刻瞭你的功績。”

“第功茂實,勒碑刻銘,香火祭祀,四時不絕!”

“我等冠虜鄉堡軍人,縱戰死沙場,此生亦無憾矣!——”

“傢裡的事情你不必擔心,你殺韃靼騎兵的封賞已經下來瞭,將軍將封賞提升瞭一級。”

“賞銀幾十兩額,將軍還給你們傢的田地免稅三年,每到春耕農忙,堡內其他鄉鄰,都會幫你婆娘收割耕種,除瞭這些,每個月還有撫恤錢糧,你婆娘帶著孩子,以後的生活無憂。”

老兵叫老張,原繡衣衛,夜不收哨,二隊三甲伍長。

又有一個二十許的婦人,帶著一個七八歲男童,絮絮叨叨的對自傢男人的靈位說著,臉上猶有未幹的淚水。

等帶來的紙錢燒完以後,婦人喚過身旁的兒子:“毛蛋兒,給你爹扣頭。”

她身旁的兒子虎頭虎腦,聽到母親的呼喚,他跪下重重叩瞭幾個響頭。

他抬起頭,臉上全是鄭重的神情,高聲說道:“爹,您放心吧,毛蛋兒懂事瞭,以後會好好照顧娘親。

...我以後長大瞭,也要參軍,像爹一樣幫將軍殺壞人!.......”

看著兒子,婦人臉上露出欣慰的神情,以前兒子頑皮不懂事,連最近新開的鄉堡社學都不願意去,整天溜達到山上玩耍。

自從丈夫陣亡的消息傳來,一夜之間,小小的人兒成熟瞭,主動上瞭社學,放學後更是幫著自己喂養牛羊,做做傢務。

現在更是在父親靈前,說出瞭照顧娘親的話,還立下瞭參軍的志向。

婦人不知是喜是憂,喜的是兒子長大瞭,憂的是兒子以後要去參軍,為娘的舍不得啊。

婦人緊緊摟著兒子,貪婪的不舍得放下,像是眨眼間兒子就會長大,就會離自己而去。

上完香,婦人與兒子從忠心祠前堂朝內走去。

忠心祠是個規模很大的建築群,內三門外三門,各個閣祠內,供奉著冠虜鄉堡歷次征戰,戰死將士的令牌。

總旗以上的將官,還有單獨的院落供奉。

婦人帶著兒子,沿途走過忠心祠各個閣祠,指著相公相熟的夥伴,對著兒子解釋著他們的英勇事跡。

等他們從後面出瞭忠心祠,門外的掃祭人員,以及傷殘退役的老兵,還有前來祭奠的百姓,全都恭敬的讓開瞭一條路。

由傷殘老兵老張帶頭,深深的向母子二人,行瞭一禮,此一禮,拜的是慷慨赴死的英靈,拜的是英靈傢屬的守節教子。

李乾身穿千戶官衣,醉娘身穿誥命服飾,二人身後,劉宗敏,劉元芳,田見秀,塔天寶,宋獻策,康健等所有文武,全都身穿官衣,神情肅穆,跟在老兵老張一起,朝著母子二人行禮。

婦人攜兒子,還瞭一禮,眼中熱淚湧出,卻很是驕傲。

李乾親自在香案上供上三牲祭品,點燃手臂粗香燭,醉娘與紅娘子,阿依慕燒著紙錢。

軍樂手奏起瞭《招魂》,靈官們念誦著經文,兩排火銃手朝天放起瞭火銃。

“魂兮歸來,去君之恒幹,何為四方些?舍君之樂處,而離彼不祥些!

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訛些。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爍石些。......

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懸人以嬉,投之深淵些。致命於帝,然後得瞑些。

歸來!往恐危身些。

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

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歸來!恐自遺災些。

魂兮歸來!入修門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齊縷,鄭綿絡些。

招具該備,永嘯呼些。”

忠心祠,不悔碑前,香火繚繞,令牌若隱若現,招魂聲中,一陣風輕柔吹過,英靈入駐。

李乾怔怔的看著,手臂伸開,讓輕柔的風,從指縫中穿過,耳中,仿佛響起一聲聲吶喊。

“頭兒,兄弟我先走一步瞭!——”

“忠心祠,不悔碑,我來瞭!——”

“兄弟們,咱們今日同去忠心祠!——”

“正該如此,大丈夫死則死矣,何來辱沒祖宗投降之舉?——”

“哈哈,一路上被追的窩火,要不是需要將舌頭送回去,老子早就不耐煩逃竄,轟轟烈烈戰死多好!——”

“弟兄們,跟他們拼瞭,一起戰死一起魂歸忠心祠,一起第功茂實,勒碑刻銘!——”

“哈哈,痛快,痛快!兄弟們,隨我赴死!——”

上壹章   ←  章節目錄  →   下壹章
最新小說: 簽到小說排行榜完結 大唐我李承乾不當太子 明末:我是闖賊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住口!吃妖乃天地正道! 兩界穿梭的修行者李智 我竟然奪舍瞭域外天魔李青雲 葉君陳敬 陳凡李雲龍 錦繡大唐之長安房俊房玄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