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成功招賢

事實證明溫武侯的判斷完全正確。納賢榜張貼的第二天清晨,靜思園外就已排起瞭長隊。有身著儒衫的書生,有佈衣打扮的隱士,甚至還有幾位看起來像是前朝官員模樣的中年人。

最引人註目的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手持一根竹杖,獨自站在隊伍最前方。當園門開啟時,他第一個邁步而入,徑直走向文書廳。

溫武侯正在廳內與幾位考官交談,見狀立即迎上前:"老先生請坐。不知如何稱呼?"

老者拱手一禮:"老朽文若謙,曾任前朝林州府主簿,專司文書工作三十年。後因不滿貪官污吏橫行,辭官歸隱。今見神龍軍團真心為民,特來相投。"

溫武侯大喜,親自為文若謙斟茶:"先生大才,正是我軍團急需之人!"

文若謙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此為老朽對林州現行文書制度的改進建議,請侯爺過目。"

溫武侯展開細讀,越看越是欽佩。文若謙提出的分級處理、標準格式等建議,正是解決目前文書混亂的良方。

"先生之才,足以擔任我軍團總文書官!"溫武侯當即拍板。

與此同時,律法堂內也迎來瞭一位不同尋常的應聘者。此人身材瘦削,面容冷峻,一雙眼睛如鷹隼般銳利。

"在下鐵無私,曾任縣衙刑名師爺二十年,專司案件審理。"來人聲音冰冷,"聽聞神龍軍團治下仍用軍法處置民事,此乃大謬。"

負責考核的趙銳聞言大怒:"放肆!你敢質疑我軍規矩?"

鐵無私面不改色:"非是質疑,而是諫言。軍法治軍,民法治民,此乃千古至理。若將軍團規矩強加於民,隻會激起更多民變。"

正當趙銳要發作時,溫武侯聞聲趕來。聽完事情原委,他非但不怒,反而向鐵無私深施一禮:"先生所言極是。不知可願出任我軍團司法顧問,協助制定適合林州的民法律例?"

鐵無私這才露出一絲笑意:"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招賢進行到第七日,一位特殊的應聘者引起瞭所有人的註意。此人三十出頭,身著粗佈衣衫,卻氣度不凡,自稱諸葛明,乃一介佈衣,卻對林州各地民情瞭如指掌。

"在下雖無功名在身,但遊歷林州十餘年,深知各州縣利弊。"諸葛明在謀略院內侃侃而談,"東林縣民變,根源在於縣令不知變通;西山郡盜匪猖獗,實因前任官員與匪類勾結……"

溫武侯越聽越是心驚,此人所述情況與軍團情報完全吻合,甚至更為詳盡。

"先生大才!"溫武侯由衷贊嘆,"若得先生相助,林州治理必能事半功倍。"

諸葛明卻搖頭:"在下不願為官,隻求作為幕僚,為侯爺出謀劃策足矣。"

溫武侯尊重其意願,破例聘其為私人謀士,地位僅次於自己。

招賢持續瞭近一個月,前來應聘者多達數千人,不僅有林州本地名士,還有從周邊各州聞訊而來的失意才子。靜思園內日日人聲鼎沸,各廳堂的考核官們忙得不可開交。

經過嚴格篩選,最終錄用瞭三百餘人,涵蓋文書、律法、財稅、工程等各個領域。溫武侯根據每個人的專長,將他們分配到林州各級官府中擔任文職工作。

變化幾乎是立竿見影的。文若謙上任總文書官後,首先統一瞭公文格式,建立瞭文書歸檔制度,使原本混亂的行政文書變得井井有條。鐵無私協助制定的《林州民律》簡明公正,迅速平息瞭多地因司法不公引發的民怨。而諸葛明則深入各地暗訪,為溫武侯提供瞭大量第一手的民情信息。

三個月後的林州府衙,龍英雄看著最新呈報的政務匯總,臉上露出瞭難得的笑容:"溫武侯,你這納賢之策真是妙極!上月全州賦稅較前月增長三成,民變數量降為零,連最難治理的西山郡都送來瞭百姓聯名的感謝狀。"

溫武侯謙遜地拱手:"此乃眾賢士之功,屬下不敢居功。他們中有不少人曾對神龍軍團心存疑慮,如今親眼見到我軍真心為民,已全部歸心。"

龍英雄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繁華的林州街景:"看來治理一方,光靠刀劍是不夠的。傳我命令,將納賢之舉推廣至全軍所轄各州!"

上壹章   ←  章節目錄  →   下壹章
最新小說: 百變小師姐她又茍又強 康陶繼承人白天裝義體晚上拆公司 懷瞭大佬的崽後,他跑路瞭 穿書死遁後,病態劍尊囚禁我 蟲族之跨越時空的救贖 信瞭你的邪[刑偵] 傻王爺傢的耳聾夫人 分化後我把好兄弟撲倒瞭 穿成一個傻子 路合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