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青州的隱患
盡管乾玉珩在青州的掌控力極強,但青州內部並非鐵板一塊,仍然存在著一些隱患。
百姓怨言不斷,賦稅沉重,底層民眾苦不堪言。由於乾玉珩為瞭擴充軍隊和鞏固統治,加大瞭對百姓的稅收負擔,使得百姓的生活日益困苦。一些地方已經出現瞭小規模的暴動,雖然暫時被鎮壓下去,但隱患仍然存在。如果百姓的怨氣得不到緩解,將來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動蕩。
官員內部也有分歧,一些官員對乾玉珩的獨斷專行感到不滿,但迫於他的威勢,隻能敢怒不敢言。這些官員之間的矛盾和不滿情緒,也為青州的未來帶來瞭一定的不確定性。
軍中的士氣也並非完全穩定。一些士兵對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和作戰任務感到厭倦和不滿,尤其是那些被強行征召入伍的士兵,他們對乾玉珩的統治缺乏認同感。如果軍中出現大規模的嘩變或者不滿情緒高漲,將會對乾玉珩的統治造成嚴重的威脅。
此外,外部勢力的介入也可能對青州的局勢產生影響。朝廷一直在密切關註青州的動向,隨時準備采取行動。同時,周邊的一些勢力和國傢也可能對青州感興趣,試圖從中漁利。這些外部因素的存在,使得青州的未來充滿瞭變數。
盡管乾玉珩在青州建立瞭相對穩固的統治基礎,但內部的隱患和外部的威脅仍然存在。他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妥善處理各種問題,才能確保青州的穩定和發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隱患和威脅可能會逐漸積累,最終對乾玉珩的統治產生重大影響。青州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六、青州的暗流與烽火:乾玉珩的困局與破局
青州,這座雄踞帝國東方的軍事重鎮,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權力旋渦。當遊牧鐵騎在青冥府邊境揚起塵煙,東海海盜的桅帆刺破海風城的暮色時,城內將領派系的暗湧早已將局勢推向危崖。
三重裂痕:權力結構的隱形戰場 乾玉珩苦心經營的嫡系派掌控城池要樞,卻如孤島般被中立派與倒戈派環繞。中立派將領以“朝廷調令”為盾牌,在糧草調配、軍械補給中暗設關卡,陽奉陰違的敷衍使擴軍計劃屢屢受阻。而倒戈派中潛伏的朝廷密探,正將城防佈局、兵力部署化作密信,沿著秘密渠道流入帝都。三股勢力在權力天平上悄然角力,表面平靜的青州城,實則暗藏崩裂的危機。
邊境烽火:內外夾擊的生存困局 青冥府的城墻外,遊牧部落的騎兵以“狩獵”為名頻繁襲擾,劫掠村莊、截斷商道,甚至滲透至城郊窺探虛實。海風城的水師疲於應對東海海盜的流動作戰,海盜艦隊以島嶼為巢穴,在月黑風高之夜突襲港口,商船損失與軍費激增形成惡性循環。雙重壓力下,青州防禦體系猶如被蟻群啃食的堤壩,隨時面臨潰決。
孤註一擲:乾玉珩的破局之策 面對內憂外患,乾玉珩以鐵腕手段加速擴軍,甚至將部分賦稅挪用為軍餉。但最令人心驚的,是他悄然伸向海外的觸角——通過海商渠道與南洋勢力締結盟約,以提供港口特權換取武器與雇傭兵。此舉猶如飲鴆止渴:南洋勢力覬覦東方市場的野心一旦暴露,將引發更復雜的國際爭端;而朝廷若得知其“通外”之舉,青州恐成叛亂之地。乾玉珩在賭,賭南洋的炮火能暫時鎮住內外敵寇,賭朝廷在邊防危急時仍會倚重他的價值。
夜幕下的青州,城墻上巡卒的火把明明滅滅。乾玉珩立於將軍府簷下,望著遠處海平面上閃爍的漁火,手中密信浸透冷汗。他知道,自己正站在懸崖邊緣——向前一步,或許能撕開困局;退後半步,便是萬劫不復。而歷史的洪流,終將記錄下這位將領在風暴中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