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地處燕山山脈中段,因潮河和白河在此交匯成潮白河,將本來連貫的燕山山脈硬生生切割出一個天然的狹窄隘口,最窄處僅容一車通行,是燕趙大地進出漠南大草原的咽喉要地。
早在西周時期,為瞭阻止北方的戎狄南下,便在此處築墩設防。
到瞭漢武帝劉徹在位時,為瞭防止匈奴人入侵擾邊,更是開始在古北口築城佈兵,使古北口成為大漢與匈奴屢次交戰的必爭之地。
南北朝時,因為北周和北方的突厥交好,北齊為瞭防禦突厥人以及臣服突厥人的奚人和契丹人,便自西河總秦戍至渤海之濱修築起瞭長城,古北口其中的一個重要關隘。
因為古北口以北乃是奚人的聚居之地,故而又得名“奚關”。
正是因為古北口的重要性,使得它註定要成為隋軍和突厥大軍爭奪的焦點。
幾乎就在張金樹率五千精兵進駐古北口的同時,頡利可汗率領十五萬草原聯軍鋪天蓋地出現在瞭關隘之外。
頡利可汗瞇縫著雙眼看著不遠處的古北口,眼中不自覺閃過一絲駭人的寒光。
因為他心中清楚,隻要他們草原聯軍突破瞭這道關隘,河北便如一個不著寸縷的美人兒一般完完全全展露在他們大軍的面前,再無人可以阻擋十五萬鐵騎的兵鋒。
到那時,秦昇之前對他和他們突厥人的羞辱,他要百倍千倍從秦昇和河北百姓身上討要回來。
他要整個河北都成為他們突厥人的牧場!
但他並沒有急著下令進攻,而是在十幾萬雙眼睛的註視下翻身下馬,重重跪倒在地,繼而將整個身軀都緊緊貼伏在地面上,微微閉著雙目,神情無比虔誠,似乎是在認真傾聽來自大地深處的聲音。
這一刻,他身後的十五萬草原勇士顯得異常安靜,沒有一個人發生哪怕一丁點聲響,哪怕是他們胯下的戰馬都跟著收起瞭粗重的喘氣聲。
不知過瞭多久,頡利可汗直起上半身,對著腳下的大地重重拜瞭三拜,而後才站起身,轉身對著身後的十五萬草原勇士高聲喊道:
“我聽到瞭來自騰格裡的旨意,他告訴我河北是他賜給我們草原勇士的新牧場,但我們自己要用戰馬和彎刀將這片新牧場奪過來,他會在一直與我們同在,保佑我們大軍戰無不勝!”
“此戰必勝!洗劫中原!”
頡利可汗話音剛落,他的一名心腹將領便立即在馬背上舉起手中的彎刀振臂高呼。
其他草原聯軍的看在眼裡,一個個不由心潮一陣澎湃,紛紛跟著振臂高呼,一時間聲震九霄,其驚天動地的氣勢似乎足以將不遠處的古北口給震塌。
可古北口的隋軍隻是站在關上冷冷看著關外發生的一切,一個個面色古井不波,目光波瀾不興,絲毫看不出半點畏懼之色。
隻因為他們是北府軍,是秦昇麾下除瞭陷陣營之外最精銳的步卒。
張金樹看在眼裡,一時間既驚嘆於這些將士的臨危不懼,更對秦昇的統兵之道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不知道大將軍到底使出瞭什麼練兵手段,竟能將這五千將士操練到如此地步,完全就是為瞭戰爭而生。
回到頡利可汗這邊,當他派出去的遊騎探知古北口上的守軍隻有區區五千人時,便立即放棄在古北口外安營休整的想法,轉而決定一鼓作氣攻下古北口,打通聯軍南下河北的通道。
他將軍中將領和各個部族的首領召集到自己的汗帳中,目光從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掠過,隨即沉聲問道:
“此次攻打古北口是我們大軍南下河北的第一戰,不知道你們誰願意帶兵來打這個頭陣?”
聽到頡利可汗要他們率軍去攻打古北口,帳內一眾將領和首領頓時一個個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自告奮勇主動請纓。
畢竟誰不知道他們這些草原民族雖然騎射瞭得,但最不擅長的就是攻城。
況且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劫掠財物和擄掠女人的想法才率領部族跟著頡利可汗南下,自然不希望他們本族的勇士白白倒在古北口關下,至死不能踏入河北一步。
看著這些將領和首領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無人自告奮勇主動請纓去攻打古北口,頡利可汗也不氣惱,隻是靜靜補充瞭一句:
“我知道攻打關隘必然會有傷亡,但我絕不會虧待攻下古北口的部族。
不論最後是哪一個部族去攻打古北口,隻要他們能殺死一名隋軍,我便賞給他們五頭羊。
若是殺死一名伍長以上的軍官,我便賞給他們十頭羊。
若是殺死一名郎將以上的將領,我便賞給他們五十頭羊。
若是誰能殺掉古北口的守將,助大軍奪取古北口,我不僅賞給他五百頭羊,還要封他做萬夫長!”
事實證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僅僅適用於中原的漢人, 同樣適用於草原上的諸多部族。
當聽到頡利可汗開出的厚賞,帳內的不少將領和首領都不由面露難以抑制的貪婪之色,顯然對此很是心動。
畢竟雖說古北口易守難攻,但關上隻有區區五千守軍,他們若是出動五六倍的兵馬,就不信還拿不下一個小小的古北口。
頡利可汗看在眼裡,心中不由一陣得意。
作為他們的可汗,他太清楚開出什麼樣的條件可以驅策這些人為自己賣命瞭。
不過他也知道古北口易守難攻,因此並不想在這裡折損太多他們突厥的勇士,便看向其他非突厥部族的首領,目光很快落到瞭契苾首領哥愣和薛延陀首領乙失缽身上。
薛延陀是鐵勒諸部之一,因最初與薛族雜居,後又滅並延陀族,故而得名薛延陀。
在草原諸部中,薛延陀的風俗、文化和官制是與突厥最為相近的,因此薛延陀人天然親近和臣屬他們突厥人。
但頡利可汗的兄長處羅可汗在位時,因為對鐵勒諸部橫征暴斂,激起瞭不少鐵勒部落的不滿。
可處羅可汗不僅沒有加以安撫,反而誅殺對他心懷不滿的鐵勒酋長一百多人。
最終鐵勒諸部忍無可忍,武力反叛處羅可汗,共推契苾首領哥愣為易莫真莫賀可汗,薛延陀首領乙失缽為小可汗,打算從此轉投西突厥。
好在此時處羅可汗因疽瘡發作而死,即位的頡利可汗為瞭穩固自己的可汗之位,不斷派人去安撫鐵勒諸部,最終說服他們放棄瞭轉投西突厥的想法。
至此,鐵勒諸部反叛之事表面上看得到瞭圓滿解決,卻最終成為瞭頡利可汗心中的一根刺,使他意識到瞭鐵勒諸部尤其是契苾和薛延陀最是靠不住。
如今借著南下河北的機會,正好好好敲打和打壓他們一番,讓他們知道誰才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
“哥愣酋長,乙失缽酋長,你們鐵勒人號稱是大草原上的雄鷹,不如就由你們兩部攻打古北口,為大軍打通南下之路吧。”
哥愣和乙失缽相互看瞭一眼,心中暗暗盤算瞭一番,最終還是一齊將右手按在心口,躬身回道:
“願為可汗效力!”
他們心中何嘗猜不到頡利可汗是想讓他們鐵勒人去跟古北口上的隋軍血拼,好借隋軍之手削弱他們。
可作為草原聯軍的一份子,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隻能硬著頭皮上瞭。
但好在他們兩個部族的兵力加起來超過三萬人,六倍的兵力就不信還攻不下一個小小的古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