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日,劉備倒是不急著攻城瞭,而是每日讓人將勸降的書信射到城上,而城下則是做瞭一塊大大的木牌,上面則是寫著數字。
這數字,每日一換,由七變成三,眼看著時間越來越緊,城內眾人,也越發的焦躁。
張魯心中已然知曉,先前派出去的信使,怕是沒能到沔陽城。
即便到瞭沔陽城,請瞭夏侯淵的援軍,怕也被劉備分兵擋住瞭。
因為這些時日,原本負責攻打北門的趙雲不見瞭。
希望越來越渺茫瞭,張魯心中越發焦急,甚至對身邊的人大聲喝罵。
眾人皆離得遠遠的。
“將軍這些時日,可還安好?”
張衛不用轉身便知道,來人便是劉備。
要說起來,劉備對自己算是客氣的瞭,那一日在城下,自己並沒有按照先前所約定的,勸說自傢兄長投降,劉備雖然生氣,卻並未遷怒於自己,這份氣量,讓自己不得不佩服。
這亂世之中,憑借如此低微出身,能走到這一步,果然不是凡人。
“勞皇叔掛念瞭,眼看這約定的時日已經過半,可城中卻毫無反應,皇叔這是心急瞭?”
“呵呵,此乃備當考慮之事,卻不勞將軍費心瞭。”
“人言皇叔仁德,卻不想言過其實瞭。”
“將軍以為備何等人?即便是城破之後,也當約束部眾,秋毫無犯。若是備因心中不悅,便縱容麾下肆意劫掠殺戮,那與曹操又有何區別?備麾下有一謀士曾言,人若無惻隱之心,與禽獸何異?備深以為然。”
“但願皇叔能夠做到。”
“相信這南鄭很快便會歸順於備,將軍,今日備前來,為將軍帶來瞭一位故人。”
一說到故人,張衛心中卻開始好奇瞭,若是故人,先前的馬超等人,也都已經見過瞭,哪裡還有故人?
“楊主簿,請進來與張將軍一見吧。”
劉備朝著帳外喊瞭一聲,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張衛的面前。
“你?!豎子安敢背叛!”
“將軍,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劉皇叔乃漢室帝胄,曹賊欺君罔上,操弄權柄,松乃是漢臣,自當為漢室盡力。”
張衛聽楊松說完,不由得一愣,而後立刻大笑,語氣中滿是嘲諷。
“楊松啊楊松,你心系漢室?我看你是心系那些金銀財貨,說說吧,我們的劉皇叔許瞭你何等的好處,居然能讓你在這裡?”
張衛說完,又想到瞭什麼,語氣滿是悲涼。
“你既然已經在這裡,那說說吧,這南鄭城中,還有多少人與你合謀瞭?”
楊松被這般問,卻是一愣。
什麼多少人和自己合謀?
自己不過是冒死出城,打算以求助援兵的借口,先趕到沔陽城,免得城破之日,有人拿自己開刀罷瞭。
自己雖然愛財,可更愛命啊。
小命若是丟瞭,有再多錢財,自己也享用不瞭。
可自己為何會在劉備大營中?那就要托那王安和魏延所賜。
若不是被這二人散佈出去的斥候擒獲,自己早就在沔陽城中瞭,何以會在這裡?
一想到這裡,楊松的目光又偷偷瞧瞭劉備身邊的法正一眼,頓時不寒而栗。
若是合作,性命錢財得保。
若是不合作,那便是人頭落地,傢產充公,傢小為奴為婢。
兩相比較之下,張松很明智的選擇瞭前者,或者唯有這樣的人,才能活下去,延續下去。
“將軍差矣,我等不過是識時務而已。”
說完這些,卻又瞧見法正眼神,這才有些不甘心的退出去。
如今自己正想要在新主子面前表現表現,結果他人卻不給自己機會。
也罷,隻要自己在新主子的麾下站穩瞭腳跟,這錢財美女,不還是予取予求麼?
“將軍以為,令兄還能堅守幾日?哈哈哈哈。”
說完這話,劉備便走瞭出去,隻留下瞭張衛一人在帳中著急。
“孝直以為,我等下一步當如何?讓那楊松入城麼?”
遠去之後,劉備又和法正輕聲說道。
“主公,在下久在巴蜀之地,這楊松本就是一奸詐小人,貪婪無度,為一己之私打壓殘害忠良之輩,驅逐賢明有才之人,主公難道還想要留在身邊?依我之見,不如就讓那楊松入城,順帶讓那張衛不經意間逃脫,方為上策。”
“這楊松雖是被擒,可畢竟是投靠瞭備,若是如此對待,怕是不妥。”
“主公,待君子,有君子的方法,待小人,則有小人的路子,眾人即便知道楊松之死,也不會怪罪主公的。”
法正本就是睚眥必報之人,這點區區污名,自己為劉備擔瞭又如何?
大不瞭,就說楊松見自己的時候,先邁瞭左腳,太過無禮瞭。
“楊松固然是奸詐小人,但這等人若是要死,也當由備親自下手處決才是,豈能假借他人之手?”
“孝直,天下紛亂至此,乃世道人心喪亂所致,備所求者,乃伸大義而塑人心,若是如此,與那曹操何異?雲長、翼德、子龍,乃至孝、孔明、士元,還有麾下其餘人等,又如何再敢信任備?此事,非大丈夫所為也。”
法正看劉備說完,心中又不由得佩服。
“是在下不明主公苦心,可若是真將這楊松放入城中,那他真敢開城門投降麼?”
“便是沒有這楊松,備相信,諸位也能助備取瞭這南鄭。”
“必不教主公失望。”
若不是劉備始終堅持,法正有的是辦法拿下這南鄭,隻是到時候造成的傷亡,就難以估量瞭。
楊松自然不知道法正的謀算,隻覺得眼下夏侯淵和張合大軍無法突破趙雲、魏延的防線,這南鄭陷落,不過是時間問題,又或者說是劉備能不能下狠心的問題。
可若是真讓自己入瞭城,那自己又該如何才能打開這南鄭城門?
時間太緊,自己傢中那些傢丁是個什麼貨色,自己心裡再清楚不過瞭。
還是說,自己入城之後便不予理會,繼續和張魯一道死守城池,待那夏侯淵破瞭趙雲之後,再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