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加快速度。”
夏侯淵帶著麾下人馬,在官道上迅速行進,這點速度對於自己來說,還是太慢瞭。
本以為此戰頗為輕松,可是想不到那張合居然如此不濟,一想到如此,夏侯淵便是一陣埋怨。
“五十裡而爭利,則蹶上將軍。若非幾位軍師叮囑,今日老夫便要瞭這夏侯淵的人頭。”
山坡之上,一員白發老將正看著官道之上的夏侯淵大軍,心中卻是不屑。
“老將軍何必著急?待他看到巨石堵路,就知道前路坎坷瞭。”
法正在黃忠的邊上說道,不過覺得還是王安惡心,除瞭巨石擋路,還有砍伐的樹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不斷的增加夏侯淵行軍的難度,也不知道是如何想到這些稀奇古怪的方式的。
“哈哈哈,待夏侯淵大軍過去,老夫便率軍去那南鄭城下騷擾一番,也不知道那夏侯淵到瞭沔陽城,發現張合無事之時,會是如何表情。”
黃忠捋瞭捋胡須,笑著說道。
法正卻沉默瞭,這樣的方式,隻能用一次。
用多瞭,夏侯淵就會反應過來瞭,不過就是要以這樣的方式,不斷戲弄夏侯淵,讓他怒而失智,這才會落入自己的圈套。
“老將軍,時間差不多瞭,我等即可前往南鄭城下走一遭。”
法正看著夏侯淵的隊伍消失在視線,對著邊上的黃忠說道。
“好,老夫便去南鄭城下走一遭,隻是緣何不直接拿下南鄭?”
黃忠整理瞭一番衣甲,開始帶兵朝著南鄭而去。
“將軍不知,留著南鄭給那夏侯淵做葬身之地,豈不更好?”
法正笑笑。
......
夏侯淵率領人馬正急行,便聽到前方斥候來報,說是官道之上有數塊巨石擋路。
“這點小事,也要來問我?爾等不會將那些巨石直接搬開麼?”
夏侯淵此刻隻想著當面問問張合,怎麼就落到這等地步,對於斥候的回報,也隻是惱恨的說道。
“不,不是,是那巨石之上,還寫瞭字。”
斥候有些猶豫不敢說出口,這卻更加勾起瞭夏侯淵的好奇心。
“何字?”
“這,小人不敢說。”
這斥候有些猶猶豫豫,夏侯淵也不管不顧,直接跟隨而去。
天色光亮,並不需要借助火把,夏侯淵看完之後,哈哈大笑。
“劉備麾下無人,也是那張合無能,便是這馬陵道舊事,也學不像。”
夏侯淵乃白地將軍。
他看著巨石上面的幾個字,心中越發的不屑。
“去,叫幾個人上來,將這巨石拿開,想來是那劉備為瞭拖延我等援軍,故而如此,不必理會。”
說完,夏侯淵便去瞭衣甲,開始招呼人搬運巨石。
“這劉備如此拖延時間,想來沔陽城還在我等手中,不必慌張。”
沔陽城正巧在褒城的前面,擋住瞭劉備大軍的道路,這褒城正好是褒斜道的漢中出口。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便有不少人上來,繩拉人推,將這巨石推到山道之下。
“父親,這怕是多有蹊蹺,原本我等運糧前往沔陽,也未曾見過這巨石。”
夏侯霸見狀,心中有些擔憂。
“為父自是知曉,這便是拖延我軍時間,消磨我軍士氣。這一路之上,當多派斥候,免得中瞭敵軍的埋伏。”
夏侯淵這般想,確實是沒錯,遇到這等情況,自然是要加強戒備才是。
“父親,不如我等就此撤軍回南鄭如何?”
夏侯霸說道。
“既然已經出來瞭,哪裡有半途而廢的道理,不管如何,為父也要去看看,那沔陽城還在不在我等的手中,何況先前送出的求援書信想來也有回應瞭,此番也正好去看看。”
“那南鄭城?”
“南鄭城高墻厚,城內糧草充盈,不需要擔心。”
夏侯淵說道,又率領大軍繼續前行。
如此又行瞭半個時辰左右,便又見到斥候前來回報。
這次,夏侯淵倒是有瞭準備。
“如何,是不是前方又出瞭狀況,又或者說,那人又留下瞭字?”
見夏侯淵這般問,斥侯倒是平靜瞭許多,隻是說是。
“走,去看看。”
告夏侯將軍,前方無埋伏,請放心行軍。
夏侯淵看著眼前橫著的樹木,心中不由得冷笑。
這是做什麼?明著告訴自己前方無埋伏,自己便會相信麼?
“繼續行軍,依舊加強斥候打探消息。”
夏侯淵這才剛剛下令,便又看到瞭另外一棵樹上又寫著一行字:
唉,我就知道你不會相信,可前面真的沒有伏兵。
這?
夏侯淵的腦子有點疼,這人居然能看穿自己的想法麼?
那要不要相信?
他剛剛準備繼續前行,前方又橫著一根木頭。
我勸你還是相信,因為前面真有伏兵。
當夏侯淵再次看到這句話時,心中越發的不屑。
“全軍不需理會,加速行軍,趕到沔陽城下。”
夏侯淵又快速行軍瞭一個時辰左右,計算著半路上耽誤的時間,想來能夠在日落之前趕到沔陽城下,結果前方斥候又傳來瞭信報。
夏侯淵此刻已經習慣瞭。
“是不是那稚兒又弄出什麼花樣來瞭?”
夏侯淵覺得,設下這些東西的人,固然是聰明,卻如同小孩兒大鬧一般,隻是想要空耗自己的時間。
“這,將軍,還是去看看為好。”
告夏侯將軍,沔陽城未失,張合完好無缺,此番害得夏侯將軍白跑一趟瞭。
“欺人太甚!”
夏侯淵看著眼前的字,心中的怒氣終於爆發瞭,自己急行軍,路上遇到瞭諸多惡心的事情,結果臨到瞭沔陽城時,卻被告知自己徒勞一場?
一種被戲弄的感覺湧上心頭。
“繼續前行,一切到沔陽城再說。”
此刻,夏侯霸也不敢再勸說,眼下若是掉頭回南鄭,怕是走到一半便是天黑難行,還不如先到那沔陽城再說,也好讓麾下士卒休息。
夏侯淵此刻正憋著一肚子火,隻希望能夠到沔陽城下,卻不知道此刻的南鄭城下,一支人馬已經開始攻城。
自古以來,攻城圍三缺一,可今日劉備軍攻城,卻隻攻打一面,放任其餘三門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