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漸沉,秋冬季的日頭落得特別的快,天空有如一隻巨獸張開瞭嘴,將整個大地吞噬。
山谷狹長,兩側峭壁高聳,唯獨中間的山谷,星星落落的篝火將山谷照亮。
即便沒有摻和到剛才劉備和楊任之間的戰事中,麾下原本千餘的騎兵又散去不少,抬眼望去已經不足一千。因為缺少糧草,剩餘的士卒也都疲憊不堪,士氣更是低落。
馬超扶著劍柄,在這山谷之中巡視瞭一圈,而後又奮力爬山谷中一塊突出的巖石上,更是迷茫。
想當初擁兵十萬,縱橫關中,何等意氣風發,如今卻隻剩下身邊這點人馬。
“兄長,你看誰來瞭!”
正惆悵間,卻見馬岱匆匆而來,面上露出喜色。馬超抬眼望去,卻是兩個熟悉的身影,跟在馬岱的身邊,其中一個稍顯嬌小,另外一個,卻是身長八尺,極為雄偉。
馬雲祿。
趙雲。
“你來幹什麼?”
見到是馬雲祿到來,馬超心中滿是戒備,更帶著些許的恨意。若不是這妹子不聽話,亂跑出去,自己又何至於此?
馬雲祿聽聞馬超如此對待自己,面色不由得一白,可想到自己來此的目的,又隻有咬咬牙,開口說道。
因為趙雲射殺瞭楊任,戰事很快平定,馬雲祿心念兩個哥哥,便提出要勸降馬超。劉備聞言之後,便讓趙雲領著一小隊人馬,跟隨而來。
“我一路跟隨,是來勸兄長歸順劉皇叔的。”
西涼兒女,從來都學不會拐彎抹角,更何況還是親人。
“要我投降那織席販履之輩?”
即便馬超已經猜到瞭馬雲祿的來意,但聽她說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情,厲聲喝問。
趙雲看著馬超的情況,手不由得摸向瞭劍柄,防備馬超突然暴起。
對於馬超,他並沒有太多的好感。
“兄長是忘瞭血海深仇瞭麼?還是執迷於割據一方,爭霸天下?”
聽馬雲祿如此說,馬超面色又是一滯,邊上的馬岱則是期盼的看著馬超。
“復仇之事,自有我與岱弟,你一女兒傢傢,何必操心?”
“若是兄長欲靠張魯復仇,怕是選錯瞭人,兄長以為,張魯比之曹操如何?”
馬超聽馬雲祿這般問,沉吟許久,才有些喪氣的吐出兩個字。
“不如。”
這便是一個好的開始,馬雲祿見馬超已經逐漸恢復理智,便繼續開口說道。
“僅憑漢中一地,可能返回西涼,再戰關中?”
又是一個刁鉆且現實的問題,馬超又隻能搖搖頭。馬雲祿則是心中暗暗佩服,這劉備麾下謀士如雲,此番前來,便是受瞭龐統、法正、黃權三位先生的指點。
“兄長以為,如今曹賊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單憑我兄妹三人,可能手刃仇人?”
馬超的面色,又暗淡瞭幾分,他知道馬雲祿說的是事實,又隻能搖搖頭。
“劉皇叔當世英雄,乃曹操此生勁敵,且麾下智謀之士,不輸於曹賊,關張趙等將領,更是當世虎熊之將,兄長以為,皇叔可能與曹賊一戰?”
繞瞭一圈,話又回到瞭原點,便是勸降。
可馬超是何等驕傲之人,當初率十萬兵馬,殺得曹操割須棄袍,若不是曹操使詐,自己又怎會至此?
“兄長,皇叔仁德之名,遍傳天下,以兄長武藝韜略,必得重用,也可以為馬傢謀一條生路。若是兄長執迷不悟,就怕這千餘馬傢兒郎,到時候白白死瞭。”
說到瞭這裡,馬雲祿又是一陣哀傷,淚水也控制不住的湧出。
“兄長,妹子說得,也不無道理,如今僅靠你我二人,怕是難以報仇,劉皇叔素有仁德之名,又矢志興復漢室,必然不會與曹賊同流合污,不若投靠,日後也可以借助皇叔之力復仇。至於割據一方,還是就此作罷。”
馬岱也是在邊上說道,便是希望馬超能夠認清現實,保留馬傢所剩不多的種子。
“我主胸懷天下,志在匡扶漢室,若將軍來投,必不輕視。”
趙雲也在邊上說道,就因為劉備想要馬超歸降,這些時日以來可是費瞭不少的心思。
馬超看瞭看趙雲,又看瞭看馬雲祿,還有那些渴盼的士卒,終於長嘆一聲,道:“我馬孟起英雄一世,卻不想國仇傢恨,還要假手於人。我決意歸附皇叔,勞煩將軍代為轉達。”
馬雲祿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欣喜,輕聲道。
“兄長英明。”
趙雲則是微微一笑。
“不過舉手之勞罷瞭。”
山谷之中,立刻響起瞭歡呼聲,剩餘不足千人的士卒,面上紛紛露出欣喜的神色,為自己能夠活下來,更為自己今後有瞭一個大靠山。
馬超看著麾下士卒如此,也知道自己若真是一意孤行,怕是真會眾叛親離,便跟隨趙雲出谷,朝著白水關而去。
劉備早早接到瞭趙雲送出的消息,出城十裡相迎,給足瞭馬超面子。
“久聞玄德仁德之名,今日超落魄來投,還望收留。”
劉備正帶著麾下一眾文武相迎,卻不想馬超開口便是如此,心中頓時一咯噔。
邊上的張飛立刻便要暴起,結果卻被劉備死死拉住。
後面的法正、龐統等人對視一眼,覺得這馬超口服心不服,日後說不得會出現什麼變故。
趙雲和馬雲祿跟在後面,見兄長如此,不由得又有些擔憂,有心想要勸說,卻礙於在場人多,隻能將話咽回去。
“超如今來投,未曾有功績,若是玄德不棄,願提一支兵馬,取下漢中,以為獻禮。”
馬超如是說道,卻也不想自己麾下如今兵不過千。
“呵呵,孟起雄烈,但此事也不著急,備和諸位軍師已有安排,且隨我入城,為孟起接風洗塵。”
馬超見劉備並不應承,便也隻好暫時作罷,隻是入城。
席間,馬超又多次直呼劉備表字,讓張飛頻頻皺眉,幾次想要發火,又被趙雲死死拉住,隻能在一旁生氣。
如此宴飲接待,又給馬超麾下騎兵換瞭甲胄兵器,劉備這才率領大軍,緩緩朝著陽平關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