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義何以如此妄自菲薄?“
見王安如此形容自己,劉備卻說道。
“想我當初不過一織席販履之徒,翼德也不過是涿郡一屠戶,雲長更是一逃犯。向使我兄弟三人皆如守義這般想法,又豈能有今日?
我少時不好學習,喜走馬鬥狗,華服美食,可後來觀世道人心散亂,百姓生計艱難,又逢黃巾作亂,便招募義兵平亂,這一路走來,多見黎民生計之艱難,而後立志光復漢室江山,申大義於天下,意在重拾世道人心,一晃已二十五載,可到如今,我也不曾放棄。
守義如今年不過二十,容貌俊秀自不必說,雖不知師從何人,可卻能助備奪取江陵,又能改進耕犁,可見守義才學。那些大族之女,攀附守義都來不及,又哪來的耽誤佳人?”
劉備一番話,倒讓王安有些不好意思瞭。
“主公,這是不是過譽瞭?”
“子龍,你看看,守義這還是不自信啊。”
看王安模樣,劉備朝著趙雲和孫乾笑道。
“守義如此年紀,便能智取江陵,怎會沒有大才?我可是聽說瞭,那曹操還悔不當初呢。”
“郎才女貌,郎才女貌,這守義兩者兼具還如此自謙,讓我等怎生活?”
趙雲也在邊上笑道,這些時日相處下來,對王安這個年輕人感觀不是太差。
“看看,連子龍和公佑都這麼說瞭,何況大丈夫何患無妻?至於守義所言身份低微,備在守義年歲之時,還是一白身呢,至於傢中資財,守義先前功勞都未曾獎賞,這趟回去之後,我就叮囑軍師立時兌現。”
劉備想起王安的功勞和自己先前的封賞,覺得還是有些薄待瞭,便又提起此事。
“那安就先謝過主公瞭。”
“哈哈哈,不說此事,不過備心中也有疑慮,當初備自己都是朝不保夕,而守義卻還能說動士元來投。”
王安想不到劉備居然會在這時候問自己,可自己總不能說自己不想去投曹操,也看不上孫權,甚至對於劉備都是心存疑慮,之所以選擇,那是因為劉備是三個人裡面相對最好的選擇。
所以,王安準備撒一個謊。
“安幼時被師父收養,後來取名安,乃是取百姓安,則天下安之意,後來世道艱難,師父身體每況愈下,不久便撒手人寰,安也隻好流落。”
劉備聽完之後,不由得點點頭。
“不想竟然是如此,難怪守義能說出民可載舟,亦可覆舟之語,備聽聞之後,深以為然。外戚宦官專權,賣官鬻爵,黨爭不斷,地方豪強兼並土地,百姓無地可耕,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可這又到底是誰的過錯?是桓靈二帝的?還是那些屍位素餐的袞袞諸公?
忠義之士被貶黜,奸邪小人竊據高位,又是誰的過錯?所以,備以為是人心喪亂所致,必當重塑世人心中道義,如此天下方能平定。”
一想到這裡,劉備心中不由得有些難平,當初皇甫嵩、朱儁,還有自己的老師盧植辛苦評判,結果卻還要被中官索賄?即便後來自己做瞭平原縣令,也被督郵勒索,自己一氣之下,將那督郵好好的鞭打瞭一頓便掛冠而去。
這大漢朝已經爛瞭,爛到根上瞭,所以才會黃巾之亂後還亂瞭二十多年。
王安不由得被劉備的話語感染,眼前的劉備,是偽君子也好,是真君子也罷,其人身上總是有著一種讓人信服和追隨的魔力。就如同後世某位擅長演講的美術生一樣,話可能沒有那麼多的辭藻修飾,卻句句實在。
“主公放心,安必助主公平定天下,光復漢室,到時候打造一個太平盛世。”
“雲,亦誓死追隨主公。”
“乾也一樣。”
王安躬身行禮,而趙雲更是單膝跪下。
“好,好,有你們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劉備將三人扶起,對於王安不和趙雲一般行跪禮也不在意。
“隻是,眼下你我三人,還需好好考慮考慮,如何過瞭眼下江東這關。”
“主公不必憂慮,周瑜所想,不過是想要扣押主公為質,而後換取荊州,又或者驅使荊州兵馬為江東攻取西川,哼哼,他周瑜想得美,也要看看我等同不同意。”
王安冷冷的說道,無論周瑜是雅量非凡也好,小肚雞腸也好,既然想要謀害自己這方,那自己也不是好惹的,自己可沒有那麼多的約束,到時候也一定要讓周瑜好好喝上一壺。
“好,看來守義心中已然有定計瞭,這次就全賴守義瞭。”
劉備聞言,立刻大喜。
“主公,我也就是動動嘴皮子,真要上陣搏殺,還需要看子龍將軍。”
“守義但說無妨,水裡火裡,雲在所不辭。”
“在下雖是書生,可也提得動劍。”
趙雲和孫乾也笑道,如此一番交談,反而讓君臣三人定下心思,即便前路坎坷,也有信心一一度過。
......
“可恨,計策被那諸葛孔明看破,不過主公勿憂,隻要那劉備到瞭我江東,一切便都在主公掌握中。”
周瑜看著孫權說道,看今日的模樣,孫權必然是在太夫人那邊受瞭不小的氣,所以才一臉埋怨的來找自己。
“那計將何出?”
孫權也好奇問道。
“無非就是一個拖字訣罷瞭,隻消將他留在江東便可,到時候再派細作潛入荊州散佈流言,隻要關張二人和那諸葛孔明等人起瞭嫌隙,屆時荊州內部不戰自亂,我等出兵,事半功倍。”
周瑜心中則是嘆息,可惜瞭劉備,臥龍鳳雛齊得,卻依舊被自己算計,還號稱天下英雄,在自己看來,也不過爾爾。
“好,便先按照如此來。”
孫權聽完,也是點點頭,那關羽張飛的脾氣,自己也聽說過,若是將劉備留在江東,再派人前去散佈流言,那關張必然會要求出兵,若是諸葛亮拖延,必然會讓關張二人心生不滿,到時候,荊州,可就真的熱鬧瞭。
聰明人總會有盲目的自信,殊不知這種自信會讓自己陷入一種誤區,總會覺得對方必然會按照自己設計好的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