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劉傢港碼頭,桅桿如林,旌旗獵獵。
太子朱雄英身著玄色蟒袍,腰間玉佩隨著他的踱步輕輕晃動,遠眺海面的眼神中滿是期待。
身旁,李策一襲鎖子黃金甲,身姿挺拔如松,雙手按在腰間佩劍上,同樣目不轉睛地盯著遠方。
李策正是李祺的嫡長子,字安民。
李祺與臨安公主誕下瞭一子一女,後面李祺考慮到臨安公主的身體狀況,就不再讓她懷孕,並且一直都沒有納妾,被世人津津樂道。
與李祺不同的是,李策生得身形魁梧,早早地就在父親安排下進入皇傢軍營訓練,現如今已經官至都督府僉事。
“安民,這次教父回來後,可不準讓他繼續亂跑瞭!”朱雄英蹙著眉,語氣裡滿是抱怨,“他這一走就是一年多,父皇把政務全都推到我頭上,這不是故意坑人嗎?”
李策聞言,忍不住笑出聲來:“英哥兒,這事兒你跟我說可沒用。我爹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要是認準瞭的事兒,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朱雄英也被逗樂,想起往事,不禁笑道:“說起來,你爹當兒子的時候,那可真是大逆不道,倒反天罡。”
當年李善長之子李祺的“孝行”,在朝堂上下可是傳得沸沸揚揚。
“行瞭行瞭,你爹也好不到哪兒去!”李策佯怒,回懟道。
兩人自幼一起長大,情同手足,言語間自然沒什麼顧忌。
正說著,突然有人高聲喊道:“船隊!船隊回來瞭!”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海面上,一艘艘巨大的福船如黑色巨獸般破浪而來,桅桿上的“李”字大旗迎風招展。
朱雄英和李策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加快腳步,朝著碼頭方向迎去。
隨著船隊緩緩靠岸,李祺站在船頭,發絲在海風中飛揚,眼神卻依舊銳利如鷹。
當他看到朱雄英和兒子李策時,臉上終於露出瞭久違的笑容。
“雄英,安民,讓你們久等瞭。”李祺大步走下舷梯,目光在兒子身上停留片刻,上下打量著,“長高瞭,也壯實瞭。這一年,武藝和學問可有長進?”
李策挺直腰板,恭敬道:“回父親,孩兒每日堅持練武習文,不敢有絲毫懈怠。都督府的事務,孩兒也都盡力處理妥當。”
李祺滿意地點點頭,伸手拍瞭拍兒子的肩膀:“好,好!不愧是我李祺的兒子。”
寒暄過後,三人即刻啟程入宮。
承天皇帝朱標早已在乾清宮焦急等候,見李祺終於歸來,快步迎上前去,握住他的手,語氣裡滿是埋怨:“你這傢夥,一去就是一年多,可把我給坑苦瞭!”
此刻的皇帝陛下,就如同一個受瞭氣的小媳婦兒,那語氣真是飽含怨念。
朱雄英與李策都是含笑不語,憋笑著不吭聲。
李祺笑道:“陛下這是說的哪裡話?臣這不是帶回瞭不少美洲的奇珍異寶,好東西專門給你留著呢!還有幾匹大洋馬!”
此話一出,朱標頓時咳嗽瞭兩聲,沒好氣地瞪瞭李祺一眼。
“先不說這些!”朱標拉著李祺在龍椅旁坐下,“你走之後,朝廷推行瞭三項國策,可把我折騰得夠嗆。你可得好好給我出出主意!”
談及正事,李祺正襟危坐,神色認真起來:“怎麼瞭?遇到什麼麻煩瞭嗎?”
朱標嘆瞭口氣,開始講述:“第一項是一條鞭法。本意是將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如此一來,既簡化瞭稅制,又方便瞭百姓,還能增加朝廷賦稅。”
“可誰能想到,那些士紳縉紳竟然暗中抵制,處處使絆子。”
這倒是正常的事情。
畢竟一條鞭法的前提,就是重新清丈田地,這對於那些士紳縉紳而言,不是簡單割肉,而是要斷他們“耕讀傳傢”的根基命脈啊。
再有一條鞭法推行下去,地方官員也沒瞭巧立名目征稅謀利的渠道,他們自然也會堅決反對。
李祺沉吟片刻,道:“不出所料,一條鞭法觸動瞭士紳的利益,他們自然不願輕易接受。”
“那就擴大試點規模,多選幾個重點州府推行下去,讓百姓切實看到此法的好處,再逐步推廣。”
“同時,對於那些帶頭抵制的頑固分子,必須嚴懲不貸,以儆效尤。另外,也可給予配合的士紳一定的好處,比如減免部分賦稅,或是賜予一定的榮譽頭銜,分化他們的勢力。”
朱標聽後點瞭點頭,這法子倒是不錯。
於是接著說:“第二項是移民計劃。如今遼東地廣人稀,急需充實人口進行開墾;中南半島乃戰略要地,也需加強控制。”
“朝廷鼓勵百姓前往這些地方,給予土地、耕牛、種子等補貼,還承諾免稅三年。目前來看,前往遼東的百姓還算踴躍,但中南半島路途遙遠,環境陌生,響應者寥寥無幾。”
“遼東那邊還好,第一批移民現在日子過得不錯,也成功帶動瞭不少人響應,可是中南半島這邊就麻煩瞭……”
曾經李祺主持瞭遼東大移民計劃,距今為止第一批移民也去瞭四五年時間,早已經在遼東安傢落戶,過上好日子瞭。
李祺思索道:“中南半島氣候濕熱,瘴氣橫行,百姓有所顧慮也是人之常情。”
“不如先派遣軍隊前往中南半島,修建道路、城池,改善當地的生活條件。同時,選拔一些醫術高超的大夫隨行,為百姓防治疾病。另外,可在當地設立學校,傳播漢文化,讓移民能夠安心定居。對於積極參與移民的大戶,可給予官職或爵位,讓他們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中南半島事關南洋貿易,以及大明在南洋的佈局,所以必須遷徙百姓過去屯田耕種,朝廷投入再多的錢糧也是值得的。
朱標聽後,眼中露出贊許之色,繼續說道:“最後一項是南洋貿易。多虧瞭李景隆的水師保駕護航,再加上周王、楚王與齊王三王的鼎力支持,南洋貿易如今是紅紅火火。”
“我們的瓷器、絲綢、茶葉等貨物,在南洋各國大受歡迎,換回瞭大量的香料、珠寶、蘇木等奇珍異寶,極大地充實瞭國庫。不過,隨著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也出現瞭一些問題。比如,海盜猖獗,時常劫掠商船;各國的貿易規則也不盡相同,導致糾紛不斷。”
聽到這話,李祺臉上也露出瞭笑容。
“這南洋貿易乃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臣以為可從兩方面著手解決。其一,加大水師的巡邏力度,在重要海域設立據點,嚴懲海盜。同時,與南洋各國商議,共同打擊海盜,維護海上秩序。其二,制定一套統一的貿易規則,與各國簽訂貿易協定。設立專門的貿易衙門,負責處理貿易糾紛,確保公平公正。另外,可鼓勵商人在南洋各國設立商會,相互扶持,共同發展。”
朱標聽瞭李祺的建議,心中大喜,愁容盡散。
“還是你這傢夥有辦法!有你相助,朕心中大石可算是落瞭地。”
這些措施朱標早就想到瞭,隻是想跟李祺商議一下,出於對李祺的信任,隻有李祺開口,朱標心裡面才有底氣。
“走吧。”朱標笑著開口道:“父皇幕後也在等著呢,一起用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