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北平城,寒風裹挾著細雪撲打在燕王府朱漆廊柱上。
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三王全都在此,臉上掛著笑容。
這一場海戰可謂是打爽瞭,他們的將士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失,就全殲瞭歐洲各國聯軍,並且拔除瞭這些人在美洲東海岸的殖民地。
而李祺正坐在主位上面,此刻正端著青花茶盞,茶水氤氳的熱氣模糊瞭他眼角的皺紋,卻掩不住眼中灼灼的鋒芒。
“現如今美洲東海岸的歐洲殖民點,基本上全都被掃除。”李祺放下茶盞,“但你們切莫以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瞭。”
“歐洲人貪婪成性,哪怕葡萄牙也是如此,葡萄牙的三桅帆船、西班牙的蓋倫戰艦,此刻正蟄伏在大西洋深處,隨時可能卷土重來。”
秦王朱樉粗糲的手掌重重拍在椅把上:“怕他作甚!咱麾下的艦隊連聯軍都能橫掃,還懼那些紅毛番?”
話音未落,晉王朱棡已嗤笑出聲:“二哥莫要忘瞭,咱們的戰船可沒有那麼優良的火器,真要是打起來,誰輸誰贏真不好說。”
聽到這話,朱樉也沉默瞭。
承天大炮,他們眼饞不是一天兩天瞭。
朱棣則沉默不語,眼中閃爍著別樣的光彩。
李祺微微頷首,命人掛好堪輿圖,美洲東海岸的輪廓被朱砂勾勒得醒目,星羅棋佈的紅點標註著剛拔除的歐洲據點。
“老四設立的通州城就很不錯,修築堅城、設立衛所,又以福船編隊巡弋加勒比海,此乃長治久安之道。”
他的指尖劃過圖中古巴島,“老二、老三你們也需要即刻效仿,在弗吉尼亞、新英格蘭各擇要沖築城。每城需屯駐五千精銳,配以火炮百門,戰船二十艘,等這東海岸城池修好,才能震懾歐洲蠻子。”
晉王朱棡皺眉道:“李師,如此大動幹戈,糧草軍械……”
“不用擔心,朝廷自會通過船隊送來補給。”李祺截斷他的話,“更要緊的是,你們要讓紅毛番知道——這片海域,姓大明!”
話音落下,殿內氣氛驟然凝重,唯有炭火噼啪作響。
待三王神色稍緩,李祺又展開另一卷圖紙。圖上畫著規整的碼頭、鱗次櫛比的貨倉,還有高聳的鐘樓。
“這是我朝在天津港的范本。”李祺看向三王,“秦王、晉王各選一處良港,仿照此例建造。待港口落成,便以朝廷名義向歐洲各國發出通商邀約。威尼斯的玻璃、熱那亞的絲綢、佛蘭德斯的呢絨……隻要他們帶著真金白銀來,咱們敞開大門!”
朱棣眸光一閃:“李師是想以商羈縻?”
“正是。”李祺深深地看瞭朱棣一眼,隨後笑道:“當年父皇‘片板不得下海’,是防倭寇滋擾。如今我大明艦隊縱橫四海,正該反其道而行之。讓歐洲人嘗到甜頭,他們便舍不得撕破臉。”
李祺口中的父皇當然是老朱陛下,洪武大帝朱元璋。
“更重要的是,美洲的銀礦、蔗糖、煙草,需要銷路;而我大明的瓷器、茶葉,也需要市場。這一來一往間,便是源源不斷的賦稅。”
秦王朱樉撓著腦袋,憨厚地笑瞭:“俺老粗不懂這些彎彎繞,總之聽李師的準沒錯!”
李祺卻斂瞭笑意,正色道:“通商之事,最忌無序。日後大明商賈定會蜂擁而至,若任由他們哄抬物價、強買強賣,不僅壞瞭規矩,更會激起當地人反抗。”
他轉向朱棣,“燕王在北平設立市舶司,制定交易章程,此經驗需速速推廣。三王須聯合設立‘美洲市舶總司’,統一度量衡、規范稅率、仲裁糾紛。”
大明商賈肯定會蜂擁而至,幾乎不用多想。
畢竟與西方通商貿易,那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沒人能夠抵擋得住這種誘惑。
朱棣沉思片刻,拱手道:“李師所言極是。但美洲地廣人稀,即便有瞭城池、港口,若無足夠人口,終究是無根之木。不知朝廷能否……”
相比於秦王與晉王這兩個大老粗,燕王朱棣就看得更遠,制約美洲發展的唯一因素,其實就是人口。
這塊天賜之地,土壤肥沃,又有高產糧食作物,隻要辛勤耕作就能夠豐收,可是偏偏人口太少。
因此朱棣這才會順勢提出,想要中央朝廷調撥移民,遷徙更多的大明子民過來。
以華夏子民的勤勞本性與耕作天賦,要不瞭多久大明就能徹底掌控美洲。
“老四放心。”李祺從案底抽出一沓文書,“陛下已下旨,明年開春起,將向美洲三國輸送百萬移民。其中有蘇松地區的無地農戶,也有犯官傢屬、戍邊囚徒。”
此言一出,三王皆露出喜色。
百萬萬移民,三國也能分到三十多萬人口啊!
晉王朱棡搓著手道:“好!有瞭人,這甘蔗田、棉花園就能開起來瞭!”
李祺卻提醒道:“移民安置需謹慎。既要給他們分田宅、發耕具,也要防備他們與當地部族起沖突。此外你們最好設立‘宣撫司’,教授土人耕種,調解爭端,若有部族願學漢話、著漢服,可賞予免役金牌——但絕不許他們接觸火器……此策可資借鑒。”
對待美洲土著,怎麼樣都行,不過卻不允許他們接觸火器。
畢竟火器才是當世殺傷力最強的武力保證。
三王連連點頭,他們也不是傻子,當然明白這些道理。
窗外的雪愈發急瞭,北風呼嘯著掠過王府飛簷。
李祺起身走到窗邊,望著蒼茫的雪景,忽然長嘆一聲:“老二老三老四,美洲雖遠隔重洋,卻是我大明萬世基業。”
“當年父皇驅除韃虜,然後一再北伐,都是為子孫謀長遠。如今這片新大陸,既是機遇,也是考驗。”
他猛地轉身,目光如炬:“記住,城池要固若金湯,商路要暢如江河,民心要穩若磐石!”
“誰敢覬覦我大明疆土,無論是紅毛番還是其他,定叫他有來無回!”
三王同時起身,按劍行禮,鏗鏘之聲穿透風雪,直上雲霄。
這場在北平城的密會,不僅奠定瞭大明在美洲的統治根基,更開啟瞭東西方貿易的新篇章。
而李祺的籌謀,如同精準的羅盤,指引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航船,駛向更遼闊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