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考較!黃福之才!

在巍峨莊嚴的乾清宮內,氣氛凝重而又充滿期待。

殿內雕梁畫棟,金磚鋪地,琉璃瓦在殿外日光的折射下,隱隱透著威嚴的光芒。

朱元璋、太子標、李祺和黃福四人置身其中,每個人心中都懷著各自的思量。

世人皆知,馬上打天下容易,可要在馬下安穩地治理天下,卻困難重重。這道理,就如同高懸在眾人頭頂的警鐘,時刻提醒著他們當下局勢的嚴峻。

就拿安南來說,其境內地理條件復雜,除去那兩片勉強算得上肥沃、物產稍豐的平原地區,其餘的地方盡是縱橫綿延的山脈。

這些山脈高聳入雲,山谷幽深,地形崎嶇難行,根本無法進行大面積的作物種植。生活在這些山區的大多數百姓,日子過得極為困苦,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隻能依靠漁業來艱難維持生計。

回想起黎季犛執掌大權的那段黑暗歲月,安南境內戰火紛飛,各大勢力為瞭爭奪那至高無上、象征著絕對權力的皇帝寶座,一次次兵戎相見。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百姓們流離失所。這連綿不斷的戰爭,不但讓安南的經濟遭受瞭毀滅性的打擊,無數的商鋪、農田被摧毀,物資匱乏,物價飛漲,還使得整個國傢千瘡百孔。

如今,戰爭雖然暫時平息,但各地仍有不少散兵流勇聚集在一起,占山為王,為非作歹,肆意侵害百姓。無辜的百姓們苦不堪言,每日都生活在恐懼與絕望之中。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黃福此刻所面臨的安南,已然是滿目瘡痍,百姓人心惶惶,各行各業都亟待振興,百廢待興。

然而,郡縣安南一事,對於大明的戰略佈局來說,至關重要。它關乎著日後大明能否在中南半島順利陳兵,與大明水師相互呼應,形成強大的軍事威懾力。

這一計劃不容許出現絲毫的差錯,所以黃福身上肩負的責任之重大,可想而知。

朱元璋率先打破瞭沉默,他再次開口聲音低沉卻充滿瞭力量,沉聲道:“安南初定,軍旅未息,庶務繁劇,若是愛卿出任佈政使,當如何佈政?!”這話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殿內炸響。

黃福聽到這話,整個人瞬間就愣在瞭原地,仿佛被一道無形的咒語給定住瞭一般。

安南佈政使?!這可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啊!

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場奇幻的夢境之中,怎麼也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黃福嘴唇微微顫抖,結結巴巴地說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沒錯,文和舉薦你為交趾佈政使!”朱元璋肯定地說道,語氣斬釘截鐵。

黃福聽到這話,內心震驚得如同翻江倒海一般,眼睛瞪得大大的,滿臉寫滿瞭難以置信。

毒士李文和,竟然舉薦自己為正二品的佈政使?

下意識地,他就將目光投向瞭李祺,眼中滿是茫然無措,仿佛在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

李祺見狀,臉上露出瞭溫和的笑容,笑著開口道:“黃福,我相信你的才華,足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聽到這話,朱元璋和太子標臉上都浮現出瞭驚容。畢竟這麼多年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李文和如此不遺餘力地推崇一個人,而且這個人還如此年輕,實在是讓人意外。

“駙馬過譽瞭,下官惶恐!”黃福戰戰兢兢地回答道,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表現得確實頗為不安。

見此情形,朱元璋也懶得再拐彎抹角,再次開口問出瞭方才的問題。“愛卿,就目前安南局勢而言,當如何佈政?”

黃福一聽這話,心中頓時明白,皇帝陛下這是存瞭考校之意,他微微皺起眉頭,陷入瞭深深的沉思。

的確,如今的安南,就像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大戰剛剛結束,百姓們心中滿是怨恨與不滿,可以說誰接手誰就倒黴。

但不管前路如何艱難,他黃福都隻能硬著頭皮接下這個重擔。畢竟從一個不入流的主簿,一下子超擢為正二品的佈政使,說是一步登天都絲毫不為過。

隻是,到底該如何佈政,這確實是一個極為棘手的難題。

朱元璋見狀,並未出言催促,而是靜靜地坐在那裡,目光緊緊地盯著黃福,給瞭他足夠的思考時間。

畢竟他也迫切地想看看,李祺舉薦的這個黃福,到底有沒有治理政務的真本事,否則讓其前往交趾,隻會讓當地的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黃福沉吟瞭片刻,腦海中快速地梳理著思路,然後出言道:“安南之地方熄戰火,應推行‘安民為得,一視同仁’的教化政策!”他微微抬起頭,眼中透著堅定的光芒,“隻要朝廷廣施仁政,施恩於民,不出幾年,安南地區定能草莽之區變為禾黍之地,累世雕題之眾化為衣冠之民!正所謂‘衣食足以養塵,弦歌足以移俗。’”

朱元璋和太子標聽後,臉上不禁露出瞭略有失望的神情。

雖然黃福“安民為得,一視同仁”的教化政策與他們心中所想不謀而合,但黃福卻隻是描繪瞭一個美好的願景,並未言明具體該如何實施,就像是畫瞭一張大餅。

“黃大人不妨細說,舉幾個例子!”李祺在一旁溫和地提醒道。他心裡明白,現在可不是講大話、畫大餅的時候,具體的實施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黃福聞言,點瞭點頭,又思索瞭片刻,然後開始瞭他詳細的闡述。他的聲音逐漸變得洪亮而自信:“其一,也是當務之急,重新劃分交趾行政區域。需派遣得力官員赴實地考察,參考以往的先例,進行合理劃分。隨後,改建各府州縣大小衙門,務必滿足官吏辦公的需要,讓政務能夠順利開展。”

聽完這第一條,老朱臉上頓時就露出瞭笑容。

“其二,重用交趾本地官員,對他們一視同仁,並為其提供優渥的晉升之路。挑選其中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員,樹立為典型,以此來籠絡安南士紳之心。願意效忠大明出仕為官者,經嚴格審查後皆可委以重任,官復其職,讓他們盡情施展其所學才華與抱負。臣必將對其一視同仁,擇優送往帝都接受賞賜,激勵更多人投身大明的治理。”

第二條一出,老朱和太子標更是難掩欣喜之色。

上壹章   ←  章節目錄  →   下壹章
最新小說: 百變小師姐她又茍又強 康陶繼承人白天裝義體晚上拆公司 懷瞭大佬的崽後,他跑路瞭 穿書死遁後,病態劍尊囚禁我 蟲族之跨越時空的救贖 信瞭你的邪[刑偵] 傻王爺傢的耳聾夫人 分化後我把好兄弟撲倒瞭 穿成一個傻子 路合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