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隱患!陸軍的不平!

禦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在老朱深邃的眼眸中。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如炬地註視著徐達和李文忠,語氣淡然卻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沉重:“你們說的這些,咱其實早就註意到瞭。”

徐達微微低頭,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腰間的佩劍,劍鞘上的紋路早已被他摸得光滑。

李文忠則站在一旁,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焦慮。

他們都知道,陸軍的不平之氣早已如暗流湧動,難以平息。

回想起三年前蒙古鐵騎南下時的情景,徐達的腦海中浮現出那場慘烈的國戰:陸軍將士們前赴後繼,奔赴前線邊關,浴血搏殺,堅持瞭兩三年之久,才終於抵禦住瞭蒙古的洶湧大軍。

那些日子裡,戰鼓震天,刀光劍影,鮮血染紅瞭邊關的土地。

而水師呢?他們的危險遠不及陸軍,卻靠著東海貿易、倭國資源區與海洋資源,賺得盆滿缽滿。

徐達的拳頭微微握緊,指節發白。

他想起那些水師將士,每次出海捕殺鯨魚,一旦成功,每人至少能賺到一百兩銀子的外快。而陸軍這邊,即便是衛指揮使的正常俸祿,即便朝廷將官員俸祿翻瞭好幾倍,一個月也不過才十兩銀子!

差距如此懸殊,怎能不讓人心生不平?

老朱的目光掃過二人,心中早已明瞭他們的心思。

徐達和李文忠能夠隱忍到現在,直到美洲利益擺在面前,手下的將士們終於按捺不住,紛紛鬧瞭起來,他們才不得不前來匯報。

老朱心中其實早已欣慰,畢竟這些將領們並非一味抱怨,而是為瞭大局著想。

陸軍與水師的待遇差距問題,早已不是新鮮事,李善長、劉伯溫這些老臣也曾多次提及,但當時正值國戰期間,老朱即便有心改革,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能一拖再拖。

直到國戰結束,老朱才提高瞭陸軍將士的賞賜與撫恤,數額是先前的好幾倍。

然而,英明神武的朱元璋深知,這種辦法隻能治標,不能治本。

若不徹底消除這個隱患,遲早會成為大明王朝的致命傷,甚至動搖江山社稷!

想到這裡,老朱從禦桌的匣子裡取出一封奏章,遞給徐達:“都看看吧,這是文和上的奏章,針對此事給出的建議。”

鎏金火漆在暮色中泛著微弱的光。

徐達和李文忠接過奏章,心中不禁一震。

奏章的紙張已經有些泛黃,邊角微微卷起,顯然已被翻閱多次。

展開的宣紙簌簌作響,驚起殿角銅雀爐中一縷殘香。

老朱的聲音在殿內回蕩:“這是三年之前的東西,朕一直壓著不發,現在戰事結束,也是時候瞭。”

徐達展開奏章,目光迅速掃過那些熟悉的字句;李文忠站在他身旁,額頭上隱隱滲出瞭冷汗。

奏章中的內容,字字如刀,直指大明軍制的弊端。

老朱則陷入瞭沉思,李祺的這封奏章,他早已看過不下十遍,內容早已爛熟於心。

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雄才大略,創立瞭軍戶制度,號稱“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他將大明的軍隊劃分為眾多衛所,每個衛所分駐一地,劃分大片土地,讓軍戶自耕自足,無需朝廷額外調撥糧餉。這一制度的好處在於寓兵於農、守屯結合,軍戶們可以自給自足,看似完美無缺。

然而,老朱出身卑微,雖有過人的才智,卻缺乏長遠的眼光。

李祺在奏章中委婉地指出瞭衛所世襲制度的弊端。

老朱的初衷雖好,但時移勢遷,一切都在變化。

軍戶制度下,曾經能征善戰的雄兵,在天下太平後逐漸淪為耕地的農民,一代、兩代過後,這些曾經能打垮北元的精銳,徹底變成瞭隻會種地的老實農民。

更糟糕的是,軍戶們不能從事其他行業,隻能世代為兵,隨著軍戶人口的膨脹,土地卻始終有限,導致軍戶生活日益貧瘠,歷史上到瞭弘治朝時,軍戶制度已基本崩壞,軍戶們連吃飯都成問題,更別提上陣殺敵瞭。

此外,衛所軍官世襲制度使得軍戶們飽受百戶、千戶的剝削。這些軍官不僅侵占衛所田地,還將軍戶當作奴隸般奴役。

各地衛所軍制世襲,將佐世襲將佐,兵士世襲兵士,底層軍士待遇微薄,每月僅一石祿米,還要忍受上層軍官的盤剝。

軍屯作為軍餉來源,大多被軍官侵占為私產,甚至奴役底層軍士為其耕種。

糧餉不濟,役占嚴重,士兵大量逃亡,到瞭大明中期,缺額竟達到瞭驚人的六七成!

六七成!這是什麼概念?

一個滿額編制五千人的衛所,實際隻剩下一千五百餘人,六七成的兵士逃亡,衛所形同虛設,如何抵禦大明中期日益猖獗的北虜南倭?

北虜倭寇日益猖獗,兵士數量銳減,士氣低落,戰鬥力嚴重下降;士兵們衣食無著,紀律渙散,軍官不知作戰,隻知道盤剝士兵,官兵之間視若仇敵,可謂“無用之將統無制之兵”。

如此情形,大明一旦遭遇外敵,該如何應對?

明初那支可以征戰四方的百萬雄兵,因軍戶制度的弊端,戰力直線下滑。到瞭土木堡之變時,明軍大敗,除瞭某些說不清的原因外,軍戶制度下軍隊戰鬥力低下也是重要原因,那時的明軍,早已不是朱元璋、朱棣時代征戰四方的強軍,而是一群臨時拿起武器的農民,指望他們打贏韃子,簡直是笑話。

到瞭明朝後期,衛所制度已完全敗壞,再無存在價值,為瞭應對邊患,不得不改革軍戶制度,逐漸推行募兵制,然而募兵制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財政壓力,最終將大明拖垮,偌大一個王朝轟然崩塌!

想到這裡,老朱重重吐出一口濁氣。

他向來對自已充滿自信,對別人的指責嗤之以鼻。

但此刻,上這封奏章的人是李祺李文和,他最看重、寵信的年輕一輩,也是他留給太子標的最強宰輔。

這樣一個天縱奇才的人,會冒著觸怒自已的風險,無的放矢嗎?他當然不會,因為他是李文和!

徐達和李文忠看完奏章,臉色大變,額頭上冷汗涔涔。

如果李文和所說屬實,那衛所軍戶制度,不改不行瞭!

禦書房內龍涎香裊裊,斜陽透過萬字紋窗欞在地磚上投下細密的光斑。

老朱將手中朱筆擱在青玉筆山上,抬眼時鎏金蟠龍冠的垂旒微微晃動,在眉宇間投下細碎的陰影。

“文和此奏,你們覺得如何?”

帝王的聲音像深潭落石,在空曠的殿宇裡激起回聲。

徐達垂首盯著自已甲胄下泛白的指節,聽見身側李文忠的佩劍穗子正簌簌發抖——這位平日最重儀表的曹國公,此刻竟連呼吸都失瞭方寸。

這一刻,洪武大帝,霸氣全開!

上壹章   ←  章節目錄  →   下壹章
最新小說: 百變小師姐她又茍又強 康陶繼承人白天裝義體晚上拆公司 懷瞭大佬的崽後,他跑路瞭 穿書死遁後,病態劍尊囚禁我 蟲族之跨越時空的救贖 信瞭你的邪[刑偵] 傻王爺傢的耳聾夫人 分化後我把好兄弟撲倒瞭 穿成一個傻子 路合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