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水師不但回來瞭。
而且還帶回來瞭好幾船的作物。
李祺看著這些獨屬於美洲大陸的作物,簡直快要笑開瞭花!
這些是什麼?
糧食啊!
都是可以活命無數的糧食啊!
土豆,紅薯,玉米……每一樣都是高產作物!
而這恰恰是大明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大明王朝為什麼也擺脫不瞭三百年王朝大限的周期律?
因為資源有限,因為人口增多,因為社會生產力跟不上,或者難以滿足現有人口!
不僅僅是大明,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自秦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集權制國傢大秦以來,前前後後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中國歷史上誕生瞭一系列的王朝政權。
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等等,其中一些王朝盛極一時,不僅疆域遼闊,人口眾多,文化、經濟、政治影響力更是輻射全世界。
但是細看歷史,會有一個現象,無論這些王朝曾經擁有過多麼輝煌的榮耀,它們的壽命國祚很難可以超過三百年,這就是所謂的“三百年周期律”。
至於大漢這些,那是分瞭兩朝,末年重建秩序分配社會資源,這才強行穩定瞭王朝統治。
其實原因很簡單,說到底還是因為人口與糧食之間的問題。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土地資源匱乏的國傢,人均耕地面積很少,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王朝,可供耕種的土地就更加稀少。
每當王朝末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老百姓飽受戰火離喪之苦,人口因此大量銳減,對糧食的需求沒有那麼高。
而等到新朝廷誕生時,往往整個國傢剛經歷過戰亂,人口不多,土地資源還算充足,可以滿足他們的生產需求。
朝廷開始重新分配資源,保證人人有地種,傢傢戶戶都納稅,稅基很大,國傢安寧,繁榮富強。
然後就是走上那一套“盛極必衰”的流程,經過一兩代、兩三代君主的勵精圖治後,自然會盛極轉衰,朝堂混亂,奸佞橫行,吏治腐敗,官員貪腐,士紳增多,豪強橫行,兼並田地,魚肉百姓……
最終結果便是,大部分田地再次流入士紳豪強、達官顯貴的手中,他們利用手中權勢兼並田地,大肆壓榨盤剝百姓,平民老百姓無地可種無糧可食,要麼淪為士紳豪強的佃戶,要麼被迫淪為流民。
社會矛盾也由此愈發激化。
當佃戶也吃不飽飯,流民日益增多的時候,他們就會揭竿而起嘯聚山林,最終掀起一場場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起義造反,推翻那個讓他們水深火熱的腐朽王朝。
舊王朝被推翻,自然有新朝鼎立,改元建新,等到新朝廷誕生,那就是再次重新分配資源……如此循環,周而復始。
這就是王朝更始的根本原因,這就是三百年王朝大限周期律的決定原因!
而李祺此刻身處的大明,同樣避免不瞭這個可怕的怪圈。
尤其是大明王朝恰巧處於小冰河時期,連年天災不斷,糧食本就大幅度減產。
隨著士紳縉紳集團兼並田地,等他們掌控天下大部分田地後,他們對上鼓吹太平盛世,對下奴役壓榨百姓,朝廷征收不上賦稅,百姓承擔苛捐雜稅卻無糧可食,最終結果還會是一樣,偌大一個王朝就此轟然崩塌!
最終結果,偌大一個大明王朝轟然崩塌,大好江山落入滿清建奴之手,而那些士紳官僚卻搖身一變成瞭建奴手底下的忠臣良相,笑看江山變色王朝更迭,繼續過著錦衣玉食的優渥生活。
正因為如此,李祺對士紳官僚集團一直抱有敵意,並且試圖將這些思想灌輸給太子標,提前解決掉冒出頭來的土地兼並現象。
並且他還早早地將此告訴永樂皇帝,告訴太子朱高熾,隻為瞭遏制這些士紳縉紳兼並田地的腳步。
此外,他還開始佈局沿海,嘗試在沿海各地發展工商業。
比如說天津,這個曾經的試點區域,現在就發展得很好。
但發展工商業的代價,無疑就是大量百姓離開鄉野田地,最終導致糧食減產,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不過,現在有瞭李景隆帶回來的這些高產作物糧食,一切困難都將迎刃而解。
李祺耐著性子看完瞭一個又一個的房間,臉上的欣喜之色也愈發濃鬱。
土豆,玉米,甘薯,再加上大明已經擁有的水稻與小麥,五大高產糧食作物徹底集齊。
除此之外,李景隆還帶回來瞭花生、番茄、辣椒等等清一色的美洲作物,甚至還他娘地帶回來瞭煙草!
煙草啊,李祺眼睛裡面都開始冒光瞭。
他雖然不抽煙,可這東西完全能作為戰略利器!
眼前這些東西,每一樣放在後世,那都是很常見的東西,可是放在當下的大明王朝,卻是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神兵利器”!
比如說這煙草,別的不說,加工一下隨著大明水師送去西方售賣,以此掠奪黃金白銀等硬通貨,那完全可以吧?
喪良心的錢咱們不賺,但是友好回報一下西方蠻子,那就不算喪良心瞭!
眾人眼見李祺一個人咧嘴傻笑,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太子標硬著頭皮扯瞭扯李祺衣袖,神情緊張地開口問道。
“文和你別光樂啊,景隆唾罵帶回來的這些東西……當真有神種?”
“有!”李祺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而且全都有大用!每一樣那都是好東西!”
得到瞭李祺的肯定回答,眾人一顆心也全都放回瞭肚子裡。
李祺扭頭看向李景隆和馮誠,目光之中充滿瞭贊許。
原本歷史上,大明王朝有航海傢鄭和,還有一支無敵水師,如果鄭和知道向東而去,知道東邊有一塊富饒的美洲大陸,還恰巧帶回來瞭這些高產作物,那大明王朝是不是也能逃離王朝更替的怪圈,避開三百年王朝大限周期律?
這個問題的答案,李祺不得而知,但他也不用知道。
因為現在他來到瞭大明,也成功拿到瞭這些東西。
現在隻要將這些作物推廣至整個大明天下,那大明這條巨龍將會真正插上雙翼,再無阻礙地翱翔於天際!
“李景隆,馮誠,你們知道你帶回瞭什麼嗎?”
“你帶回瞭一個真正的天朝上國,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
李祺豁然起身,望著海面上的璀璨烈日,下意識地揮瞭揮拳頭。
“有瞭這些東西,糧食將不再是限制大明發展的難題!”
“十年之後,或許要不瞭十年,大明人口就會迎來井噴式地暴漲!”
“有瞭足夠多的人,大明就可以開拓更多的疆土,就可以拓荒更多的耕地,再種下這些東西,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耕田種地,收獲糧食,人口增長,開疆拓土……”
“大明王朝啊,將會因此而騰飛,你李景隆與馮誠也將因此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二人對視瞭一眼,滿臉驕傲之色。
他們並不在乎什麼名垂千古,他們隻是想向父輩、向陛下證明自已!
當然,還有一點李祺沒有提及。
那就是拼圖上面的最後一環成瞭。
現在糧食不再是制約大明發展的關鍵,那麼即便有百姓離開田地,導致糧食減產,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發展工商業,才是大明王朝的騰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