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挨揍瞭。
但他不敢還手。
因為揍他的人是嶽父大人。
嗯,未來的嶽父大人,老朱陛下。
平白挨瞭一頓揍,李祺索性不再開口。
臺上常茂和李景隆還在扯著嗓子大喊大叫,再加上一眾夥計也開始推銷,很快就吸引來瞭更多的圍觀百姓。
這些愛看熱鬧的百姓紛紛呼朋喚友,將整個高臺裡三層外三層地圍瞭起來,一時間好不熱鬧。
常茂與李景隆見狀,與夥計更加賣力地開始推銷。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
“這可是太子府推出的蜂窩煤,無毒無煙,一個隻要兩文錢!”
聽到這個堪稱低廉的價格,不少百姓頓時就心動瞭。
但因為煤炭之前毒死人的兇名,更多百姓卻提出瞭質疑。
“你這是煤?煤炭不是有毒嗎?”
“對啊,用煤炭取暖那可是會死人的啊!”
“可不敢燒煤,不敢啊!去年冬天我隔壁那老王頭就是這樣沒的……”
一聽到這話,先前那些心動的百姓,頓時就紛紛搖頭。
李景隆見狀連忙開口解釋道:“諸位鄉親父老,你們誤會瞭。”
“這以前那些煤炭確實是有毒,沒有經過處理直接就使用,所以產生瞭毒氣將人給毒死。”
“但是這蜂窩煤與那些煤炭完全不同,這蜂窩煤含毒較少,而且我青龍山煤業運用復雜工藝,已經將蜂窩煤裡面的毒性物質給去掉瞭,所以大傢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此話一出,百姓們議論紛紛,卻還是沒人敢買。
其一是因為煤炭有毒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早已經深入人心;其二則是因為李景隆這可是出瞭名的紈絝子弟,一向遊手好閑正事兒不幹,他賣的東西,老百姓誰敢買啊?
這第二個原因,連李祺都沒有考慮到,以致於現場頓時陷入瞭僵局。
明明人山人海的百姓前來圍觀,但就是沒有一人上前購買,這可急壞瞭常茂與李景隆。
這掙錢不掙錢什麼的,都不重要,關鍵他們早早地喊出瞭口號,蜂窩煤與太子有關。
要是蜂窩煤賣不出去,那他們兩個可真就完瞭,非得被老朱陛下給揍死不可!
直到此刻,李景隆才明白瞭名聲的重要性。
要是他名聲好一點,哪裡還會有這些麻煩事情。
一想到這兒,李景隆著急得都快上火瞭,恨不得跪在地上求老百姓們相信他一次。
李祺將這一切全都看在眼裡,第一次對選擇李景隆這傢夥感到後悔。
他倒是真的忘記瞭,李景隆這傢夥,幾乎沒有什麼名聲可言啊,而且經商經驗也太少瞭些,連後世大街上那些銷售都比不過。
那這樣一來,可就有些麻煩瞭啊!
“李祺,你這蜂窩煤恐怕賣不出去瞭!”
一旁老朱陛下見狀,頓時皺著眉頭開口。
李祺臉上笑容不減,看向瞭身旁的太子標。
“太子殿下,你上場的機會到瞭。”
此話一出,眾人大驚。
就連老朱也有些遲疑,畢竟這樣一來,蜂窩煤就和太子府緊密聯系在瞭一起,到時候萬一出現瞭什麼岔子,太子標就會賢名受損。
李祺卻笑道:“太子殿下,這是惠及天下萬民的仁政善舉,同樣也會承擔一些風險,殿下可敢擔此重任?”
朱標聞言豪氣一笑,“有何不敢?”
隨即他便走出珍寶樓,在眾人註視之下,徑直登上瞭高臺。
“孤乃當朝太子,朱標!”
僅僅一句話,現場頓時就安靜瞭下來。
“太子殿下!”
“參見太子殿下!”
不用懷疑,太子標在民間威望極高,尤其是隨著洪武花機推廣出去之後,太子標仁孝之名更是傳遍瞭大江南北,個人威望再次上漲到瞭一個全新高度,真正的民心所向。
見此情形,太子標也很是感動。
“諸位鄉親父老!”
“這蜂窩煤正是太子府研制,經青龍山煤業傾力生產!”
“每個售價兩文錢,也僅售兩文錢,不為謀利隻為造福黎民百姓!”
“孤在此親口保證,隻要燒這蜂窩煤的時候開窗通風,就絕對不會中毒!”
簡簡單單幾句話,瞬間就引爆瞭全場!
太子殿下親自作保,為瞭造福黎民百姓才貼錢生產的蜂窩煤,一個僅僅隻賣兩文錢,這可是真正的大義凜然啊!
“殿下高義啊!”
“對啊太子爺大義!”
“我大明有此儲君實乃大明之幸也!”
隨著朱標話音一落,越來越多的人叫好,甚至鼓起瞭掌。
常茂和李景隆見狀,激動得都快淚流滿面瞭啊!
關鍵時刻,還得是看太子殿下出手啊!
為瞭徹底打消老百姓心中的疑慮,二人當即讓夥計點燃瞭十幾個煤爐。
“諸位鄉親父老,你們快看,這蜂窩煤是不是無煙?”
“你們看著,我這樣再湊近聞聞,你們看我中毒瞭嗎?”
為瞭能夠把蜂窩煤給賣出去,李景隆也算是豁出去瞭,直接把頭放在瞭爐子上面,頭發都險些被點著瞭。
事實勝於雄辯,人傢還真沒啥事兒。
老百姓見狀嘖嘖稱奇,忍不住親自上前查看。
“哎呀還真是沒有黑煙啊!”
“對啊,以往那煤炭燃燒起來可是好大的黑煙。”
“你們快看,這也沒有什麼怪味,以前那煤炭燃燒後聞一下就讓人頭暈目眩,可是這蜂窩煤真的沒有什麼味道啊!”
“確實一點味道都沒有,而且這火還挺忘,似乎挺耐燒呀!”
當老百姓克服瞭對煤炭的恐懼,勇敢地邁出去瞭第一步,他們就驚訝地發現,這蜂窩煤確實是優點多多。
而且最關鍵的是,它便宜啊!
兩文一個,這低廉的價格,哪怕是乞丐都買得起!
“給我來十個!”
“我也要,給我來二十個!”
霎時間,老百姓們不再猶豫,紛紛開始搶購。
整個現場人山人海,異常喧鬧。
因為太子標親自登臺打廣告,蜂窩煤,徹底火瞭!
珍寶樓上,老朱陛下看到這一幕,臉上滿是止不住的笑容。
“這孩子……總算是長大瞭。”
劉伯溫亦是感慨不已。
“誠如百姓所說,我大明有此儲君,乃是我大明之幸也!”
汪廣洋、楊思義等人也是紛紛跟上,盛贊太子標的仁孝擔當。
李祺見狀有些酸瞭。
“父皇,那我呢?這可是我搗鼓的蜂窩煤啊……”
這一聲聲的“父皇”,喊的老朱陛下嘴角抽搐,青筋暴起。
“你死!你給咱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