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江南煙雨中

“那日,我在碼頭等著,大傢應該都知道,每日的未時過後三刻,一直到黃昏時分,我劉猴兒都會在江南碼頭候著。”

“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好心的前輩給我一點小錢,不多,但也可觀。”

劉猴兒道:“可那日,我卻是看見,一抹禦劍長虹自遼闊的萬流江上飛來。”

“那禦劍之人,正是那位戴著青狐面具的奇人!”

“而且,那位奇人上瞭碼頭之後,因為那裡就我一個人等著,奇人便問我,‘此地可是江南道’?”

“我愣愣的回答‘是’,隨後便見那位奇人離開,進入瞭江南道。”

劉猴兒的話讓在場的酒客們聽得稀奇,劉猴兒作為這姑蘇城中有名的潑皮戶,吹牛肯定是會的,但多是誇大的成分,至於說謊倒是沒有。

並且劉猴兒的確在每天的未時過後三刻與黃昏時分之間,都會去碼頭待著。

因為這個時候姑蘇城的客棧中沒有什麼酒客,反倒是碼頭上會不斷地有客船抵達。

“既然你見過那位奇人,那麼你感覺那位奇人是一個年輕人嗎?”有人問道。

萬流江上禦劍漫步之人,是否是年輕修士,這是很多修士的疑問。

“沒錯!”劉猴兒斬釘截鐵道:“雖然我隻與他對視瞭一眼,但我能夠肯定,他一定是個年輕人!”

“他戴著青狐面具,一身可怕的劍氣,眼眸中有星辰泯滅,那時我感覺整條萬流江都在隨他奔騰,仿佛成瞭他腳下的劍。”

劉猴兒回想起來也十分震驚。

“劉猴兒,那你可有詢問那位奇人的名字?”之前的那位華服中年男人問道。

劉猴兒嘴角一扯:“我哪有那本事打聽?”

“奇人戴著面具,本就不想讓我們知道他模樣,姓甚名誰,我劉猴兒又不蠢,怎麼會去做這等自討苦吃的事情?”

“不過我想,稱呼那位奇人味青狐劍客,未嘗不可。”

“青狐劍客?”酒客們紛紛品味起來。

“奇人禦劍橫渡萬流江,何其瀟灑?何其豪邁?試問武皇之下,何人能夠做到?”

“毫無疑問那位奇人乃是一位劍道修士,一身劍氣堅不可摧,他又戴著張青狐面具,稱為青狐劍客再合適不過瞭。”

劉猴兒細細分析道。

眾人聞言,相繼點瞭點頭。

“青狐劍客若是為瞭天驕論道亦或那青蓮聖心湖而來,到時候必然會現身!”

“嘿嘿,沒準我們能有瞧見這位禦劍橫渡萬流江的奇人青狐劍客!”

客棧內笑聲四起,交談聲不絕。

若是走出客棧,回頭一望,赫然會發現。

這是一傢聽風吹雨樓。

聽風吹雨樓一共有七十二座主樓屹立在江南道,此外還有更多的分樓客棧。

而姑蘇城,正是聽風吹雨樓的大本營。

姑蘇城內有三大江南霸主勢力。

其一為聽風吹雨樓,其二為紅塵軒,其三為姑蘇慕容世傢。

“一樓一軒三城六大世傢”中的“三城”,其實就包含瞭一樓一軒和六大世傢。

而光是在姑蘇城內,就有著六座聽風吹雨樓。

這六座聽風吹雨樓合起來是一個大整體,卻互不幹涉,各自有著自己的熟客常客,各有各的特色風韻。

話說林放著陸江南道的碼頭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前往姑蘇城,而是尋找瞭一處靈山,在其中修煉一夜。

林放不由得感嘆,江南道的天地靈氣比之南七道要濃鬱得太多,難怪能夠成為堪比中皇道的武道中心。

而且江南道山水連綿,景色及其秀麗。

在其他的區域,很難看到下雨,畢竟這是修煉界,如同下雨這般的自然天象,因為修士修煉的影響,出現的非常之少。

可江南卻是不同,隔一兩天就會有雨,有時候下雨連下個好幾天。

江南的雨淅淅瀝瀝,朦朦朧朧,籠罩在青山霧影中,宛如雨中升起瞭青色煙雲,因而江南之雨又多被稱為煙雨,是為贊嘆江南道的景色秀麗。

林放也不知道自己進來的這座山脈叫什麼,山脈中小溪河流交錯,林放甚至發現,有幾條河流乃是萬流江的支流。

林放在一處山洞中修煉一夜後,第二日上午便離開,打算前往江南的中心之一姑蘇城。

隻是才剛出山洞沒多久,這山中就下起瞭雨。

雨色朦朧,煙雨微醺。

林放忽然一笑:“山色空蒙雨亦奇。”

如入天人之境般,林放心生奇妙之感,自己深處這江南,應當入鄉隨俗才是。

怎能不找一處避雨之地?

林放探出靈魂神識,想找找在這山中可有避雨之地。

當然,要說林放原路返回山洞避雨自然也可以,隻是林放不想返回,而且躲在山洞中,便欣賞不到秀麗的青山煙雨。

“那邊兒好像有座涼亭。”

在林放的神識感知中,出現瞭一座涼亭,似乎還不止涼亭。

林放不假思索便快步走瞭過去。

到瞭地方,林放竟發現這亭子周圍生長著鬱鬱蔥蔥的青竹,此地大概是半山腰的位置,站在亭子中,能夠望見遠處煙雨朦朧下的青山霧影。

亭子連接著一處長廊,長廊另一端是一座閣樓小苑。

“應該沒人吧?”

林放並未可以窺探,隻是也未曾在這裡感受到其他人的氣息。

林放旋即踏入瞭亭中,步入時抬頭一望:翠竹亭。

亭子中有竹凳,還有供人盤膝而坐的青竹蒲團,就連亭子的內部佈置也全是由竹子所構成,亭子的頂部有壁畫,看起來是一座繁榮的城池。

而亭子的柱子上也都分別刻畫著不同的青竹,有的粗壯堅韌,有的纖細筆直,有的如美人起舞,有的如劍客舞劍。

每一根柱子上面,除瞭刻畫的青竹之外,還分別有著一句詩或者一句話。

比如從左邊開始的第一根,上面寫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而右邊開始的第一本,則是寫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些支撐涼亭的柱子風格迥異,但都頗具情調。

“不知這亭子的主人是何人,倒是蠻有詩情畫意的。”林放輕輕一笑。

忽然看到瞭正對著自己的一根柱子上,寫著: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林放一愕,旋即灑然一笑,當即就坐瞭下來。

山中煙雨蒙蒙,林放坐於這翠竹亭中,可以眺望遠處的山色雨景,更能夠看到百裡千裡外在煙雨中的唯美古城。

霧靄沉沉,而青山一色,煙雨獨秀其中。

正失神著,忽聽得一陣輕輕淺淺的腳步聲走來,還有瀝瀝清雨落在紙傘的沓沓聲。

抬頭望去。

油紙傘下,一抹胭脂紅的倩影輕輕駐足。

煙雨中,望得紅衣女子眼眸中清波如微風拂過泛起漣漪。

林放略微失神。

紅衣女子已收起油紙傘,踏入瞭涼亭中。

林放這才反應過來,慌忙起身道:“在下於山中修行,忽遇山雨,尋覓避雨之處時,發現瞭此地,便在此躲雨,不請自來,還望姑娘勿怪。”

林放的這話無疑是表面紅衣女子便是這座翠竹亭的主人。

之所以有此一說,乃是因為林放察覺到女子身上不沾一滴雨水,腳下的鞋子也十分幹凈。

這顯然是早有準備,而非像林放一般待雨下起來之後,才開始尋覓避雨之處。

紅衣女子明顯是直奔此地而來,多半就是這翠竹亭的主人。

而讓林放意外的是,這紅衣女子的臉上竟也戴著面具。

恰巧的勢,她戴著一張紅狐面具。

恍惚間,林放好像聽到女子輕軟的聲音。

“你為何戴著一張面具?”

女子心頭自有疑惑。

避雨自然是可以,這翠竹亭,雖是自己常來之地,卻也可以供他人於此避雨。

隻是這個避雨之人倒有些奇怪。

臉上戴著一張青狐面具。

怎麼會有人在山中躲雨還戴著面具呢。

林放愕然,赧然道:“姑娘不也戴著面具?”

見林放答非所問,女子也就不再詢問。

她將油紙傘立在一根柱子旁,滴落著傘上的雨水,隨後就走進來長廊,走向瞭另一端的閣樓小苑。

林放覺得有些尷尬,不知道該不該離開這裡。

可此時還下著雨,或許真是心境的變化,入瞭這江南,林放覺得這江南之雨不可玩弄,江南的靜謐讓自己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打打殺殺的修士,就是一個普通的凡人,因而遇上瞭雨,自然得避雨。

林放正猶豫著要不要離開,沒一會兒女子提著一壺熱茶走瞭出來。

將茶壺放在案臺上,一副茶具被女子用熱水洗滌過後,她給林放倒瞭一杯熱茶。

“山中逢雨,避還是不避。”

“敢問公子可是江南人士?”女子仍舊戴著紅狐面具。

而林放也是戴著青狐面具。

兩個都戴著面具的陌生之人,彼此互不相識,卻同坐一處涼亭中品茶觀雨。

“不是。”林放搖頭。

女子又問道:“公子既為修士,而這雨水落在身上,一念便可蒸發,公子又為何似那凡人一般要尋覓避雨之地?”

林放淡淡一笑:“在下初來江南,隻覺這江南煙雨,靜謐人心。若觀此雨,如佳人笙歌輕吟,拂手弄琴;再觀遠山,不也是不躲不避嗎?”

“在下倒是覺得,若是任由雨水落在身上,反倒破壞瞭那煙雨的美意。”

上壹章   ←  章節目錄  →   下壹章
最新小說: 百變小師姐她又茍又強 康陶繼承人白天裝義體晚上拆公司 懷瞭大佬的崽後,他跑路瞭 穿書死遁後,病態劍尊囚禁我 蟲族之跨越時空的救贖 信瞭你的邪[刑偵] 傻王爺傢的耳聾夫人 分化後我把好兄弟撲倒瞭 穿成一個傻子 路合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