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命人攔下來瞭劉備,並在大廳中設宴款待劉備和簡雍,而一眾隨張燕在此的黑山軍主要渠帥們都坐陪。
劉備這一次在黑山算是出大名瞭。
當著張燕的面殺瞭袁紹的使者和護衛,然後毫不畏死,主動提出讓張燕烹殺他,甘心為瞭兩方和平而犧牲——這件事已經有瞭流傳青史的價值瞭。
劉備如此流氓的行徑……不!是如此豪傑的行徑,很快就得到瞭一眾黑山軍渠帥的青睞。
這些人都是從底層起來的大老粗,他們不喜歡讀經學玩禮節的。
他們就喜歡彪悍的!
劉備這一手玩的特別溜,他們很喜歡。
宴席上,每一名黑山軍渠帥都去跟劉備敬酒,而劉備來者不拒,管他是誰敬的酒都照喝不誤。
他這樣的行徑,黑山軍的將士就更加中意他瞭。
渠帥李大目,甚至還委婉的提出……想邀劉備哥哥黑山入夥。
當然,劉備拒絕瞭。不過這也並不影響他和黑山軍渠帥們建立的情誼。
一場酒宴結束之後,劉備和簡雍二人醉醺醺的返回瞭張燕為他們準備的居所。
回瞭居所之後,適才還是顯的有些迷迷糊糊的劉備,一下子就變的精神瞭起來。
他倒瞭一盞水,‘咕嘟咕嘟’的使勁喝瞭起來。
簡雍在一旁看著恢復瞭精神的劉備,不由長嘆口氣,唏噓不已地道:“玄德,你今日之舉,委實是嚇死我瞭。”
劉備用手擦瞭擦嘴角,道:“嚇死你?我才是被嚇的心驚膽裂!”
劉備此刻的態度和表情,與要跳入大鼎之中和適才在正廳中的談笑自若完全不同。
他的臉上,此刻是毫不掩飾的緊張與後怕。
劉備整整喝瞭一壺的水,最終原地落座,長出口氣。
“憲和啊,先前我差點以為,今天我就回不來瞭。”
看見劉備驚懼後怕的表情,簡雍不由露出瞭苦笑。
“玄德,你既害怕,為何還要特意讓張燕造鼎煮水?這不是自己把自己往絕路上逼嗎?得虧那張燕臨時反悔,不然你死的豈不是冤枉?”
劉備使勁地搖瞭搖頭:“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我若是不這麼走,隻怕咱倆現在都已經是身首異處瞭。”
“為何?”
“我殺瞭袁紹的使者,逼著張燕與我們聯合……按道理來說,張燕也確實是更傾向與我們聯合,特別韓闋死在他的地頭,他想與袁紹和解基本就是不可能瞭,因此選擇我們是他最好的出路……但他絕不可能這麼簡簡單單的就范。”
“你的意思是,伱殺瞭韓闋,折損瞭張燕的顏面,他必須要找回來才是?”簡雍若有所悟地道。
劉備點瞭點頭:“正是此理,張燕身為黑山渠帥,但麾下各部卻份不同屬,黑山各軍皆有各方渠帥把持,這些渠帥都是粗人,難保不會有人已經盯上瞭張燕的位置,若是我們殺瞭袁紹的使者,張燕就這麼容易放過瞭我,怕是回頭他的名聲和威望就會受損,而難保不會被手下心有叵測之人盯住,所以,他必須得讓我給他個說法。”
“所以你才主動要赴死?”簡雍恍然。
“不這麼做不行啊。”劉備無奈地嘆息道:“隻有這樣做,黑山軍眾渠帥才會覺得我乃豪傑之士,而張燕也才有瞭一個放過我,同時又不落面皮的理由。”
“你就不怕他真的把你煮瞭?”
“怕啊!”劉備笑呵呵地道:“但怕又有什麼用呢?我若是不這麼做,就是必死,但這樣做,多少還有活的機會。”
“玄德,你大可以不必殺瞭韓闋,你為何要執意殺瞭韓闋,陷自己於這兩難的境地?”
劉備聞言沉默瞭,半晌之後,方見他露出瞭笑容。
“因為殺瞭他,張燕跟袁紹就徹底斷瞭,哪怕我這條命真的丟在此處,對大漢朝也是值得的。”
簡雍聞言,長長地嘆息口氣。
“真的不知道你到底是怕死,還是不怕死瞭。”
劉備聽瞭,哈哈大笑。
……
兩日後,劉備與張燕交流妥當,隨後便帶著張燕的親筆書信與獻禮,返回司隸去見天子劉琦。
但劉備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們離開黑山軍的轄境,回返司隸的路上……已經有一支兵馬,悄悄地盯上瞭他們。
不是黑山的兵馬,也不是袁紹的兵馬,而是南匈奴的一股分支騎兵。
……
而此時此刻的雒陽,孫策在與士徽,士袛兄弟等人見過面之後,彼此之間逐漸交往甚秘。
而且經過瞭幾番試探,孫策發現士徽和袁譚確實是發自真心的想要結交自己,同時他們也是發自內心的對劉琦不滿。
而袁譚和士徽也發現瞭孫策對劉琦有恨意。
終於,隨著時間的推移,接觸的加深,信任的加深,孫策與袁譚和士徽等人終於走上瞭一條道路。
他們的行動,卻全都在劉琦的掌控之中。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周瑜回到瞭雒陽。
劉琦將周瑜召進瞭皇宮,將士幹和士袛兄弟對自己所透露的訊息,全都原封不動的告知瞭周瑜。
而周瑜在聽到這一切之後,沉默瞭。
周瑜是聰明人,他自然是知道劉琦將自己遣出雒陽的目地,就是為瞭考驗孫策,看看他到底會不會謀反。
如果孫策經受住瞭袁譚和士傢人的引誘,以劉琦的性格,一定會對他施以重用。
但如果孫策反叛……
現在這個時候,周瑜知道,自己再做什麼努力也都是白費瞭。
“你打算怎麼做?”劉琦在將一切告知周瑜之後,隨即問他。
周瑜沉默半晌,方才緩緩開口:“如果,臣現在去提醒伯符,讓他收手,陛下會取伯符性命嗎?”
“如果你在朕的位置上,你會怎麼做?”劉琦將身子向前靠瞭一靠:“公瑾,你告知朕,在這件事上,朕可曾做錯瞭什麼?”
周瑜聞言不由苦笑。
這就是讓他心中最為尷尬,也是最為心痛的。
劉琦沒有做錯任何事,從始至終,荊州方面一直都沒有主動向孫氏發起任何挑戰,即使是孫策入瞭雒陽為人質,劉琦也一直想給他機會,想要啟用他,收服他。
但孫策自己就是不開竅。
劉琦身為大漢朝的天子,對反賊能這麼有耐心,已算是仁至義盡瞭。
周瑜想挑劉琦的毛病……但他挑不出來。
“臣不會去提醒伯符,也不會叨擾陛下的計劃,臣也會一直忠心耿耿的為陛下效力……臣隻有一個請求。”
“讓朕饒孫策一命?”
“是……請求陛下開恩。”
“可以,朕願以答應你,但他被朕留下的,隻有性命,他今生今世都離不開雒陽瞭,朕隻能讓他當一個富傢翁,衣食無憂一世,但這一世都不會有自由,你覺得可以嗎?”
周瑜咬瞭咬牙,最終狠心的一點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