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呂佈興奮瞭

“不知除瞭涼州系的閻行,馬騰和馬超,龐德和孟達等人,老臣在軍隊方面,還有調動誰的權力?”

賈詡問出瞭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想要拓展漢境,文化輸出,打通商貿,除瞭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根基外,最重要的還要有足夠強悍的軍事實力用以作為威懾。

沒有強悍的軍事實力作為基礎,其他對外的事全是扯淡。

劉琦微笑看著賈詡:“既然已經任命你總督此事,那自然由你總領關西軍事,除瞭涼州的兵將,朕這裡的人你覺得合適的,一樣可以調用。”

說罷,便見劉琦微笑著看向賈詡,靜靜地等待著他的回話。

賈詡認真地思索著,並沒有著急說話。

少時,卻聽劉琦問道:“文和怎麼不說話?你若是實在說不出來,那朕給你指派幾個如何?呂佈?關羽,張飛如何?”

賈詡果斷地搖瞭搖頭:“呂佈非老臣所能用之人,關、張性格亦都有些不善之處,處置西北境外之事,他們差瞭些火候。”

“甘寧?張任,趙雲……或者我把魏延調回來?”

“都還太年輕瞭些,不夠老成,還是在境內輔佐陛下為上。”

“黃忠、文聘、太史慈或徐榮呢?”

“黃漢升是震軍大纛,陛下應留在身邊用來震懾袁,曹,徐榮年紀有些大瞭……文聘善守,不適合西域拓展……太史慈,是個不錯的人選,不過老臣想要問陛下借兩個更為合適的。”

“誰?”

賈詡緩緩言道:“就是那張遼和高順二人。”

“哦?”劉琦聞言先是一愣,接著笑道:“你的眼光倒是挺毒……一下子就挑中瞭這兩個精英人傑。”

賈詡淡淡一笑,道:“雖然他們在陛下的麾下,並沒有建立太多的功勛,但衛士署關於二人的平生的履歷,打探的還是比較清楚的,再參考他們二人所立下的功績,不難看出他們二人乃是性格沉穩卻又能征慣戰的無雙良將……而且,他們來陛下身邊頗晚,日後便是要立功勛,在中原之地,怕是也爭不過陛下麾下的將軍,倒是不如人盡其才,讓他們為大漢開疆拓土,盡展其才,也不會束手束腳。”

劉琦點瞭點頭,道:“這倒也是,他們二人的才華和用兵之能,本不在呂佈之下,甚至還可以說是遠超呂佈,但呂佈畢竟當過他們的主公,如今一同歸附,若隨同呂佈一同在朕身邊作戰,隻怕多少會束手束腳,反不如外放出去!建功立業,如此也可讓他們脫出呂佈的束縛。”

賈詡笑道:“如今歸附到陛下的諸軍之中,唯有呂佈麾下的兵將自成體系,需要分化,陛下先將張遼和高順從並州軍分化出去,讓他們在西北建功立業,日後成瞭大事,再敕封他們功績,與呂佈相齊或是可反壓呂佈,其餘並州諸將見陛下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心中必皆有所思,時間一長,呂佈便逐漸控制不住他們瞭。”

頓瞭頓,又聽賈詡補充道:“呂佈所依仗者,並州軍也,沒有瞭並州軍,他便是虎無牙,牛無角,今後也隻能任憑陛下驅馳,絕不會生出二心……或者說,他也無法生出二心。”

其實對於呂佈,劉琦是想要重用,但一直有些用的不太順手,或者說是用的不放心。

畢竟呂佈在歷史上的聲名太差瞭,‘三姓傢奴’這個詞是為他量身定做的,誰也搶不走這稱號,就算是劉琦有信心讓他拜服,但在內心深處,始終有些忌諱。

但如今賈詡一針見血,將呂佈的問題明確指出。

他為劉琦指出瞭一條可以安安心心使用呂佈的方法。

“文和打算什麼時候動身去武威?”

“老臣打算過完年就走。”

“好,朕準瞭,一路保重。”

“諾。”

賈詡雖然去西北主持西進大局,但他的傢眷還在雒陽,他的兒子們還分別在荊州和交州任職,都在劉琦的掌握之中,雖然劉琦並沒有不允許賈詡帶傢眷,但老頭子精明的很,主動要求一傢老小留在雒陽。

如此,他在西北建功的時候,人身安全就可以得到保障。

而他的傢眷在雒陽也會活的很舒服。

……

賈詡回府後,劉琦便派人將剛剛遷為騎都尉的呂佈,和校尉高順召入宮中。

呂佈和高順入宮參見,劉琦與他們閑聊瞭一會之後,便見劉琦突然長長的嘆瞭口氣,落寞的搖瞭搖頭。

呂佈見狀好奇,道:“陛下有何憂愁之事,竟做這般表情?”

“唉,如今朕坐擁半壁天下,身邊猛將如此雲,謀臣如雨,但所要面對的事情卻日益增多,舊日親信身居高位,可用之人捉襟見肘,實在是難啊。”

呂佈聞言忙道:“陛下所說的難事,可是袁紹?”

“袁紹是朕最大的難處不假,隻是今日收到消息,涼州那邊羌人復叛,閻行和馬騰,馬超等人不肯為朕盡心竭力的剿除涼州邊患,反倒是養寇自重,我有心另遣良將前往涼州,但我麾下諸將大多出自南方,不瞭解邊境之情,而類似於趙雲,太史慈等善於使用騎兵之將,我還要留著對付袁紹……如今想派兩個得力的人選去涼州替朕守邊,都難。”

呂佈聽瞭這話,忙道:“陛下,某傢出身並州邊郡,雖不熟悉涼州,但想來其地羌人民風於匈奴多有相似,佈願前往替陛下掃平心腹之患。”

劉琦長嘆口氣,道:“其實,朕本來也是想讓奉先替朕平瞭西北之難,隻是袁紹那邊猛將如雲,兵多將廣,又有匈奴和烏桓相助,騎兵甚多,朕如今雖然大肆擴建騎兵隊伍,但與袁紹相比還是有些許差距,若是走瞭奉先,日後平定河北之時,當用何人為帥?”

呂佈聽瞭這話,自信心爆棚。

誰都願意聽好聽的話,特別還是皇帝的金口一贊,直讓呂佈覺得陛下若是真要平定河北,肯定離不開他。

“奉先,你說高卿可能當此任否?”

呂佈聞言一愣。

他轉頭看向高順……高順面無表情,好像劉琦書說的根本不是他一樣。

天子要借走高順,這讓呂佈心中有些疼。

畢竟,高順是他的得力幹將,有高順在身邊,呂佈打起仗來就如虎添翼,分外順暢。

若是讓高順去西北,猶如折他一臂。

還未等呂佈說話,又聽劉琦感慨道:“若是高卿能夠擔此重任,則日後奉先領一支兵往東,高卿領一支兵馬往西,東西兩路大難便皆由你們並州軍替朕解決……朕當真想不到,在這艱難時刻,並州軍竟比朕的荊州系人用著還要順手。”

說者無意,聽著有心,呂佈的心一下子活瞭。

對啊!

高順是我的嫡系,如今我們都是朝廷的大將瞭,他老跟我身邊也沒什麼大出息!

若是並州軍的將士們能夠東西南北的為陛下各自獨領一面,為陛下建立功勞,各走軍功升遷的道路,日後這大漢強軍的最高統帥,便都是並州軍一系的人,那呂佈我在朝中,豈不就有瞭根基?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上壹章   ←  章節目錄  →   下壹章
最新小說: 大秦開局混瞭個太子 白衣軍主 抗戰之重整河山 鬥羅之開局一隻鳥 我有一個三國分身 清閑小王爺 簽到在大唐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回到北魏撿個老婆 隋末奪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