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趙勝鋪展地圖的時候,賈璉道:
“建州我大魏肯定是要收回的,並且還要在此地常年駐軍。
不過我也說過,隻要爾等無條件投降,我就會給你們一條生路。
眼下我給你們兩個選擇。
要麼你...
賈璉自禦書房出來,已是午後時分。他未回府,徑直前往兵部衙門,召集心腹將領,商議調兵遣將之事。山東局勢已急,江南亦不可掉以輕心。他深知,若不能在最短時間內將南北兩處亂局平定,朝中舊臣必會趁機作亂,屆時三皇子年幼,恐難以鎮住局面。
兵部衙門內,氣氛凝重。眾將列席而坐,皆知事態緊急,不敢怠慢。
賈璉端坐主位,目光如炬,緩緩開口:“山東李節度使麾下三將已率兵圍攻豪族府邸,意圖清除朝廷勢力。江南方面,探春雖已擊潰周黨殘餘,然江南豪族與山東暗通,南北呼應,恐有大亂。諸位,本官命你們即刻調兵,山東、江南兩處各遣五千精兵,務必半月之內平定亂局。”
一名將領起身拱手道:“二爺,五千兵士雖精,然若南北同時用兵,兵力恐有不足。是否可從京畿調兵?”
賈璉搖頭道:“京畿乃重中之重,不可輕動。我已命人調撥北疆三千精騎南下,另調南軍五千北上,務求兩處皆有重兵鎮壓。”
眾將皆知賈璉素來行事果斷,當下不敢多言,紛紛領命。
賈璉又道:“此外,命人嚴密監視朝中舊臣動向,若有異動,立刻上報。凡與江南、山東豪族有書信往來的,一律記錄在案,待時機成熟,一網打盡。”
眾將皆凜然應命。
議事畢,天已近暮。賈璉起身,對身旁親信道:“即刻命人將密令送往山東、江南,不得有誤。”
親信應聲而去。
賈璉步出兵部衙門,夜風微涼,他抬頭望天,隻見星月無光,心中隱隱不安。他知道,自己已將朝中舊臣推至對立面,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必須謹慎。
他未回府,徑直前往東宮,求見三皇子。
三皇子尚在宮中,聽聞賈璉到來,立刻召見。
賈璉入殿,單膝跪地:“殿下,臣已命兵部調兵遣將,山東、江南各遣五千精兵,半月之內,必有結果。”
三皇子年幼,然神色沉穩,點頭道:“賈大人辛苦瞭。隻是……朝中大臣,是否已有異動?”
賈璉沉聲道:“已有數人與江南、山東豪族有往來,臣已命人監視,待山東、江南局勢稍定,便可一網打盡。”
三皇子沉默片刻,忽而低聲問道:“賈大人,你可曾見過父皇最後一面?”
賈璉一怔,隨即答道:“回殿下,臣奉命守在禦前,陛下最後一刻,臣在場。”
三皇子眼圈微紅,聲音低啞:“那……父皇可有留下什麼話?”
賈璉神色微凝,緩緩道:“陛下臨終前,隻說瞭一句:‘社稷為重,太子年幼,需良臣輔佐。’”
三皇子聽得此言,眼中淚光閃動,良久才道:“父皇……他……”
賈璉靜靜跪著,未再言語。他知道,自己所言雖非全然屬實,然此刻,穩定三皇子之心,比什麼都重要。
半晌,三皇子才緩緩點頭,道:“賈大人,你便放手去做吧,若有需要,盡管調兵遣將,本宮予你全權。”
賈璉拱手應命,隨即起身,對身旁太監道:“速召諸大臣入宮議事。”
不多時,眾大臣齊聚禦書房,賈璉立於殿中,朗聲道:“山東局勢已危,若不速速平定,恐天下震動。今陛下駕崩,太子年幼,社稷危矣。臣奉太子之命,全權處理軍務,凡有異動者,可先斬後奏。”
眾大臣神色各異,然皆不敢多言。賈璉已掌控兵部,且得三皇子信任,無人敢輕易觸其鋒芒。
賈璉繼續道:“今山東李節度使麾下已有將領與叛軍勾結,若其仍忠於朝廷,便該主動上報,否則,便是同謀。諸位大人,若有異議,盡管直言。”
眾大臣面面相覷,終究無人敢出聲反對。
賈璉微微頷首,心中卻知,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夜深人靜,賈璉獨坐書房,案頭堆滿各地密報,他一一細閱,眉頭緊鎖。山東局勢雖已緊急,然更令他擔憂的,是朝中舊臣的動向。
這些年來,朝中舊臣雖表面臣服,實則暗中勾結,甚至有數人與江南豪族仍有往來。更有甚者,竟與山東豪族有密信往來,言辭曖昧,似有密謀。
賈璉心中冷笑,知這些人終究不肯罷休。他遂下令,命兵部調撥精兵,隨時準備行動。
就在此時,忽聽外頭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親信仆從匆匆入內,神色凝重:“二爺,江南急報。”
賈璉眉頭一挑,接過密信,拆封細閱,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信中言道,探春雖已擊潰周黨殘餘勢力,然江南仍有暗流湧動,有探子回報,江南豪族中竟有人秘密聯絡山東豪族,意圖南北呼應,趁亂起事。
賈璉冷笑一聲,道:“果然如此,這些人終究不肯罷休。”
他沉聲道:“立刻命人調兵,派遣五千精兵南下,協助探春鎮壓江南殘餘勢力,務必在半月內徹底肅清江南叛軍。”
仆從應聲而去,賈璉則緩緩坐下,目光冷峻。他知道,自己已徹底掌控兵部,然朝中仍有暗流湧動,若不趁早肅清,恐怕遲早會釀成大禍。
夜深人靜,府中燈火通明。賈璉獨坐書房,望著案頭的兵部印信,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自己已走上一條不歸路,然為瞭社稷安定,為瞭三皇子登基,他別無選擇。
“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他低聲喃喃,眼中閃過一抹堅定之色。
翌日清晨,賈璉再次入宮,面見三皇子。三皇子年僅八歲,然自幼聰慧,已能識得朝中局勢。見賈璉入殿,連忙上前,低聲問道:“賈大人,山東之事如何?”
賈璉單膝跪地,恭敬道:“回殿下,李節度使已動手,其麾下三名將領已率兵圍攻山東豪族府邸,意圖清除朝廷勢力。臣已命李文忠率兵前往,務必在半月內平定山東之亂。”
三皇子聞言,神色凝重,低聲道:“李節度使……他……難道真的背叛瞭父皇?”
賈璉沉聲道:“臣不敢妄言,然其麾下將領已與叛軍勾結,若他仍忠於朝廷,便該主動上報,而非任其發展至今。”
三皇子沉默片刻,忽而低聲問道:“賈大人,你可有查到……那些人?”
賈璉一怔,隨即明白他所指何人,遂道:“臣已查明,江南軍械庫案涉及朝中舊臣,臣已命人準備行動,待太子旨意,便可將他們一網打盡。”
三皇子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雖年幼,卻已顯出幾分帝王之氣。他緩緩點頭,道:“準。”
賈璉拱手應命,隨即起身,對身旁太監道:“速召諸大臣入宮議事。”
不多時,眾大臣齊聚禦書房,賈璉立於殿中,朗聲道:“陛下駕崩,太子年幼,社稷危矣。今陛下已命臣輔佐太子登基,臣願以死效忠。諸位大人,可願共保社稷?”
眾大臣面面相覷,雖有人心存疑慮,然皇帝尚在昏迷,太子年幼,若無強力之人輔政,恐朝局不穩。加之賈璉已掌控兵部,權勢正盛,無人敢當面反對。
最終,眾大臣皆紛紛跪地,齊聲道:“臣等願效忠太子,共保社稷。”
賈璉微微頷首,心中卻知,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夜深人靜,賈璉獨坐書房,望著案頭的兵部印信,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自己已走上一條不歸路,然為瞭社稷安定,為瞭三皇子登基,他別無選擇。
“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他低聲喃喃,眼中閃過一抹堅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