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海禁。
勢在必行。
消息傳出,天下歡騰。
此刻乾清宮內眾人也是歡欣鼓舞。
李祺看向老朱陛下,笑道:“父皇,已經很明顯瞭,文臣縉紳內部也出現瞭分裂。”
“一部分人覬覦海外利益,所以支持朝廷廢除海禁;但也有一部分人固守既得利益,害怕廢除海禁後勞動力全都會奔向海洋,沒人給他們這些士紳老爺耕田種地,所以堅決反對!”
李文和輕飄飄一句話,就將朝堂之上的分裂描述得一清二楚。
眾人聽後也是紛紛點頭,老朱陛下捋瞭捋胡須,對李祺的說法很是認同。
不過他轉念又想到勞動力的事情,也不由眉頭緊蹙。
“文和,馮誠與景隆還沒有消息嗎?”
馮勝正出鎮陜西,此刻唯有李文忠在場。
聽到這話,李文忠也下意識地看向瞭李祺。
畢竟李景隆是他的嫡長子,一直寄予厚望,要是真就這麼折在瞭茫茫大海上面,連屍骨都找不回來,那對於一位父親而言未免也太殘酷瞭些。
李祺嘆瞭口氣,搖瞭搖頭。
“按照我的推測,他們此刻應該還在穿越太平洋,若是順利的話,再有半個月就快抵達神奇大陸瞭。”
“那若是不順利呢?”李文忠下意識地反問道。
李祺沒有回答,但眾人都明白他這話的意思。
如果不順利,自然是船毀人亡,葬身魚腹,屍骨無存!
一想到這兒,眾人心裡面都是沉甸甸的。
老朱陛下背著手踱步良久,隨後提議道:“文和,再派一支水師出發,帶上充足的補給,沿著他們的航線追上去,能不能行?”
“父皇,這根本就不現實!”李祺苦笑著解釋道:“馮誠與景隆此次正是在開辟新航線,他們如果沒能成功,帶回從倭國前往美洲大陸的航線海圖,那誰也不知道他們會沉船在何處,茫茫大海上面根本就找不到。”
“更別提什麼,派人追上去幫他們瞭,這是在大海上面,而不是陸地上面,海洋充滿瞭危險與變數,找是找不到的,說句難聽的話,一陣颶風襲來都有可能讓他們脫離既定航線,被卷到不知名的海域去……”
“那……”老朱動瞭動嘴唇,可最後還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李祺這話意思已經很明顯瞭,現在誰都幫不瞭馮誠與李景隆,隻有看他們自已的造化,能否安全抵達美洲大陸,然後再安全返回倭國乃至大明!
頓瞭頓,老朱主動揭過瞭這個話題。
畢竟李文忠在場,他這個做父親的,聽瞭心裡面隻會更不好受。
“先說說倭國的開發吧!”
李祺點瞭點頭,會意地岔開話題。
“方才我們也說瞭,文臣縉紳內部出現瞭分裂。”
“這種分裂還包括瞭南北分裂,或者說天津港與膠州港的建設,成功拉瞭北方士子一把!”
李祺在堪輿圖上面圈出瞭這兩個地方。
“先前因為南北文化底蘊的差異,朝堂之上多的是典型的江南縉紳,他所代表的是江南地區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紳的利益。”
“沿海地區倭寇橫行,海匪肆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有人和倭寇、海盜勾結,用他們來封鎖東南沿海地區,以便他們壟斷利潤驚人的海貿。”
“一旦朝廷解開海禁,倭寇與海匪沒有瞭倭國這邊的支持,它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即便朝廷大軍不去清剿,這些倭寇自然而然也會消亡的幹幹凈凈,這不僅僅沉重的打擊瞭倭寇,同樣也是打擊瞭東南沿海地區這些大傢族、大商人、大士紳的利益。”
話說到這兒的時候,老朱陛下也忍不住瞪瞭李善長一眼。
都是這個貪婪的老傢夥,收受江南士紳賄賂,推動朝廷推行海禁國策。
李善長感受到瞭老朱陛下的目光,心裡面暗自叫苦。
李祺啊李祺,你他娘的能不能憋提這個事兒瞭?
非要坑死你爹才滿意嗎?
“這海禁已廢除,江南士紳以後想要再壟斷海貿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瞭,再加上北方天津、山東這邊海貿、造船業的興起,迅速搶奪瞭江南地區這些人的市場和財路,所以江南地區這邊這些大商人、大傢族、大士紳的意見就非常大,他們才會在朝堂之上激烈反對。”
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江南地區這些大商人、大傢族、大士紳們自然是不甘心,一直都試圖通過朝中這些出身江南地區的官員來影響大明的朝政。
今日那些出列反駁之人,大部分都是如此。
要是以前,隨隨便便都能夠找到很多人出來為他們的利益代言,可是經過瞭幾個大案,江南士林遭到瞭沉重的打擊。
錦衣衛指揮使毛人屠兩下江南,血洗瞭江南士紳兩次,就算再頭鐵的人現在也知道,洪武大帝手段強硬,是不會輕易向士紳縉紳服軟的。
“現在北方天津、山東地區的興起,北方出身的官員士子自然也是跟著收益很大,他們各自背後的傢族多多少少都能跟著享受到海貿興起的好處,也會成為我們踏上海洋之路的堅定支持者。”
李祺看向眾人,沉聲道:“所以我們接下來的策略,便是大力加重天津港與膠州港的地位權重,其他三大港可以持續建設,或者說限制動用,把這些想要出海謀利的士紳全部趕去天津港與膠州港,從而促進北方的發展,以此彌合南北。”
話聽到這兒,老朱陛下終於反應瞭過來。
大明王朝的南北分裂,其實一直都有。
自唐末至元初,那個時候,南朝與北朝彼此嫌隙。
到瞭元朝,元朝建立南人科舉與漢人科舉,將這漢人,以南北區分。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采用“諸色戶計”制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日人(指西北地區各族及中亞,東歐來中國的人);第三等是漢人(指原來金統治下的漢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麗等族及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雲南兩省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統治下的漢族和其他民族)。
元朝廷隻承認北方漢人為漢人,專設一場考試讓他們科舉,而南方漢人則參加南人榜的考試。
自此,南北之間的割裂形勢在他們故意的挑唆之下,愈演愈烈。
老朱定鼎天下,本欲彌合南北,使大明歸於一統,無有南北之分,現在終於看到瞭希望。
“文和,如你所言,朝廷接下來會將重心放在天津港和膠州港,前往濟州島與倭國的商隊商船,必須從這兩港出發!”
李祺含笑點頭。
“此外,就是倭國的開發問題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