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使者,是當初避難於壽春的汝南縣吏呂范。
呂范昔日在壽春之時,結識瞭孫氏,對孫堅和孫策父子異常佩服,故而決定相隨。
呂范雖為縣吏,但不論是治政還是軍事方面,都非常厲害,可謂文武全才,他入幕不久就被孫堅和孫策所器重,因而委以重任。
他此番代表周瑜,前來給劉琦送上犒軍之禮,並向劉琦送上瞭周瑜誠摯的祝賀。
換成別的人,見到周瑜這般示好,或許就會掉以輕心瞭。
畢竟在別人眼中周瑜年輕有沒甚名氣,如今主動來跪舔劉琦,也是常理之事。
“大都督讓呂某來前陣犒軍,並祝君侯早日攻克北地,為大漢蕩平強寇,還四方安定昌隆,則天下幸甚,萬民幸甚,我江東諸君幸甚!”
劉琦笑呵呵地點著頭,低頭看著桌案上的縑帛。
那上面是周瑜親手寫給他的信。
一手八分書寫的異常漂亮,字跡工整,文辭華麗,當中盡顯對劉琦的崇拜,哪怕說周瑜是在歌功頌德也不為過。
但就是這樣的一份書信,不知為何,卻讓劉瓊有瞭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或許隻有他知道,在這書信的背後,是一場針對南郡的巨大陰謀。
這是奔著自己的心口捅刀子來瞭。
劉琦想通透瞭之後,隨即笑著對呂范道:“不知孫將軍在豫州的戰事如何?”
呂范道:“君侯放心,曹操雖頗難對付,但孫將軍乃是當世虎將,更兼與袁公路聯手,與曹操的交戰,一直都是占據上風的,如今豫州南部皆在孫將軍和袁公路的掌控之中,而君侯這面對陣袁紹也是連戰連捷,依周都督分析,君候匡扶漢室,還天下清平,當隻在三年之間。”
劉琦輕舒瞭口氣,道:“有勞你遠道而來,也謝謝你傢周都督的美意,其實我雖勝瞭袁紹,但對方的兵馬數量將近我的三倍,袁軍的人實在太多瞭,若想完敗袁紹,絕非朝夕之功……唉,我現在就感覺這手中的兵力實在有些捉襟見肘。”
呂范或多或少聽出瞭劉琦的一些話中深意。
但以他的角度而言,自然是不好明說,隻能是拐彎抹角。
“君侯若需要兵馬,我江東眼下實在不足,但君侯若是需要糧草軍械,周都督說瞭,不論如何都會給君侯湊齊的。”
劉琦聞言,哈哈大笑:“你們周都督的美意,劉某人心領瞭,不過我荊州兵強馬壯,資源充足,糧草和軍械的事情,還不勞您傢周都督替我操心。”
呂范作揖道:“周都督也是一片赤誠,他是真心想助君侯成就大業。”
“難得你傢都督一片丹心為國……好,我知道瞭,回頭打敗瞭袁紹,見瞭陛下,我定然會向陛下面呈周都督的功績。”
呂范面露喜色:“多謝君侯成全。”
“子衡先生,劉某人軍務纏身,今日恐不能親自設宴陪你,我令荀公達和劉子揚代替我招待先生,還請先生勿怪。”
“不敢,不敢,將軍身系天下安危,呂范豈敢勞君候相陪。”
“來人啊,帶先生下去休息,稍後用飯時,我自遣人去找先生。”
“多謝君侯。”
呂范走瞭之後,侍立在劉琦身後典韋不由重重地哼瞭一聲。
“真是一個屈膝獻媚之徒,還有他身後的那個什麼都督……怎麼江東之地,到處都是這種東西!?”
谷卝/span劉琦搖瞭搖頭,道:“你錯瞭,江東多英傑,周瑜的本事不下於我,至於這個呂范,更是可比肩荀攸,徐庶,劉曄等人的俊才,甚至可能比他們還要厲害幾分。”
典韋吃驚地長大瞭嘴巴:“有那麼厲害?”
劉琦說的多少還是有些誇張,但呂范畢竟是吳國未來的大司馬,若是沒有真本事,是斷然不可能輕易坐到這個位置上來的。
“別多說話瞭,替我拿筆墨和簡牘來。”劉琦沉著臉道。
典韋見劉琦面色不愉,知道或許是有大事要發生,立刻著人將筆墨簡牘送進瞭帥帳。
典韋在一旁給劉琦磨墨,而劉琦則是用筆在簡牘上工工整整的給襄陽那邊寫密信。
典韋平日裡大大咧咧的,但在這方面還是很有數的,他隻是專心替劉琦磨墨,並不去看他手中的簡牘上內容是什麼。
劉琦寫完瞭,對著簡牘吹瞭吹,轉頭掃瞭一眼耷拉著眼皮子的典韋,有點憋不住樂。
“想看就看吧。”
典韋沒抬頭:“真能看?”
“我什麼時候騙過你。”
典韋倒是實誠,真的抬頭去看劉琦信中的內容瞭。
“將蒯將軍和南郡的一半兵力……還有江夏的威嚴,全都抽調到前線來?”典韋頗為驚異地看著劉琦:“君侯,這行嗎?”
劉琦似笑非笑地道:“為什麼不行?你剛才不是說,那周瑜和呂范都是獻媚之徒麼?既是諂媚之徒,那就註定沒有什麼本事,咱們還怕他們作甚?”
典韋伸手撓瞭撓自己的頭發,道:“可您不是說瞭,周瑜和呂范,其實都是能人,隻不過是故意擺出這般姿態,若他們果然是能人,君侯驟然將荊州北部兩郡的精英兵馬全都撤走,萬一講東之人垂涎我荊州,暗中偷襲襄陽,失瞭根基,豈不出大事瞭!?”
劉琦搖瞭搖頭,沒有回答他。
他隻是將那卷簡牘包裹上,然後裝入佈袋,遞給典韋:“派最可靠的使者,火速送往襄陽,然後再由襄陽轉發到江夏的魏延處,讓蒯越和魏延火速率兵北上……周瑜眼下的狐貍尾巴還沒露出來,他既然真的想玩,那我就陪他好好玩玩。”
“諾!”
……
荊州方面,以八百裡快騎將劉琦的調令送往瞭襄陽。
蒯越在得到瞭劉琦的調令之後,頗感詫異。
不過他也能夠明白前線戰事緊張,袁紹兵多將廣,劉琦雖然聚集瞭十萬兵馬,但也未必能夠擋得住袁紹。
江東方面,那個年輕的周瑜到底會不會成為威脅,這點蒯越還沒想明白……至少在原先沒想明白。
不過自打劉琦北上之後,蒯越針對江東方面,周瑜在陸口的江東屯兵也做瞭調查,發現此人不光是年輕,而且在軍中威望不足,江東一眾猛將對他頗不服氣。
就蒯越的想法,這樣的人就算是有大都督之名,在短期內恐怕也難以調動兵馬對外,他隻能是先在轄境內治軍,穩住自己的聲名,而以目下周瑜的資歷和表現來看,這段時間最少也要有小兩年。
而且周瑜在陸口的營寨佈局,蒯越也命人畫圖送瞭回來,仔細研究。
一句話,這個叫周瑜的人排兵佈陣的能力很是平庸。
那現在劉琦調自己和魏延北上,倒也是沒有什麼不可。